概要:争创一流,要有底气。我们的底气从何而来?我认为大致有这么四个:一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尤溪作为一个山区县,上可承闽中、闽北山区,下可接闽东南沿海,只要我们主动融入、主动呼应、主动对接,差距就是潜力,劣势也是优势,困难即是希望,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二是经过多年来的探索、改革和调整,全县经济运行发生了重要的积极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三是在“三个一”项目工作机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机制的带动之下,尤溪的面貌在改变,后劲在增强,环境在优化,人心在凝聚,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向上氛围已基本形成。四是以“一路一电”为代表的一批重点工程的建设,拉动着尤溪发展。三福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革命性地打破了制约尤溪发展的交通瓶颈,使尤溪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一批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后洋、山连、官洋、猫坑等电站的回归县网,有力地保证县内企业生产用电。以上情况表明,当前是机遇恰逢、形势看好、人心正齐、事业方兴的有利时期,我们完全能够借风扬帆、乘势而上,也完全能够一鼓作气、争创一流的业绩。争创一流,要有勇气。每一位同
在全县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标签: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http://www.67jx.com争创一流,要有底气。我们的底气从何而来?我认为大致有这么四个:一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尤溪作为一个山区县,上可承闽中、闽北山区,下可接闽东南沿海,只要我们主动融入、主动呼应、主动对接,差距就是潜力,劣势也是优势,困难即是希望,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二是经过多年来的探索、改革和调整,全县经济运行发生了重要的积极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三是在“三个一”项目工作机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机制的带动之下,尤溪的面貌在改变,后劲在增强,环境在优化,人心在凝聚,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向上氛围已基本形成。四是以“一路一电”为代表的一批重点工程的建设,拉动着尤溪发展。三福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革命性地打破了制约尤溪发展的交通瓶颈,使尤溪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一批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后洋、山连、官洋、猫坑等电站的回归县网,有力地保证县内企业生产用电。以上情况表明,当前是机遇恰逢、形势看好、人心正齐、事业方兴的有利时期,我们完全能够借风扬帆、乘势而上,也完全能够一鼓作气、争创一流的业绩。
争创一流,要有勇气。每一位同志都要勇于自加压力,自我挑战,身先士卒、主动作为,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在竞争中赢得先机、争取主动。一要勇于进取。要有一股不怕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劲头,突破封闭思维和保守观念的约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以愚公移山之志、精卫填海之功,攻坚克难,全力突破,争取在更多领域取得突破,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二要勇于负责。要敢闯敢试、敢抓敢管、敢做敢当、敢于创造。珍惜组织和人民给予的宝贵机会,抱一颗赤子之心,多一份责任意识,“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全心全意尽职责、全力以赴干工作。三要勇于创新。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锐意进取,带头创新,努力实现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工作方法的有效转变。对于基层的实践探索,要按照“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实践作结论”的要求,允许试、鼓励干,不随意贴封条、扣帽子、打棍子,以创新争创新优势。
争创一流,要有志气。要明确目标,拿出实绩,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和办法,脚踏实地做好每项工作,特别是要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在建设新兴工业县的进程中求突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发展循环经济、生态效益型经济上求实效;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上求创新,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实现“保三争二”目标。
2、要狠抓落实。就是要大兴真抓实干之举。真抓实干是成事之基、发展之本,重点要在“快”、“抢”、“拼”、“真”、“效”五个字上狠下功夫。一要出手“快”。看准了的事、明确了的事必须马上去办,付之行动,不能让美好的设想在拖延观望中成了泡影。凡事在快,在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慢慢腾腾就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比如抓项目工作,等待观望、优柔寡断,是抓不好项目的。二要善于“抢”。机遇面前人人平等,机遇稍纵即逝,必须立足于争,立足于抢,把机遇牢牢地抓在手中。当然,这里的抢,不是叫部门去抢乡镇的项目、领导去抢乡镇和部门的项目。“抢”是抢抓机遇、抢抓时间,抢得更多的项目落户尤溪,抢得尤溪的加快发展。三要敢于“拼”。既要有只争朝夕、奋力拼搏的锐气,也要有矢志不移、挖山不止、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要不怕难,对棘手问题、复杂矛盾敢于正面接触,以创造性的工作,有效地组织化解和突破。要能吃苦,能够经受住烈日炎炎、冰天雪地般的考验,具备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无畏气概。敢拼才能赢,敢拼就不能怕承担风险。为了尤溪的加快发展,每一位同志都要敢冒风险、敢下深水、敢于探索、敢于胜利。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的探索,县委、县政府都坚决给予支持。四要用“真”功。政策要真落实,数字要真对真,情况要真摸清,工作要真有底,措施要真得力,作风要真改进,问题要真解决。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抗灾救灾重建家园问题、项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五要求实“效”。坚持把促发展、见实效作为工作开展的硬标准,要兑现奖惩,把经济目标完成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密切挂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完成情况好的要予以奖励,对完成情况差的要予以告诫,对工作拖沓、消极应付、无明显起色的,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组织措施,促使大家出工、出心、出力、出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