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八)实施政务公开,科技管理创新取得新进展去年是省科技厅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的第一年,科技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得到加强。"首问责任人"、工作岗位ab角、重大事项听证、新闻发布、特邀监督员等五项工作制度得到较好落实。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工作作风建设,在省级机关作风评议活动中名列前茅,以良好的行风保障和促进了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按照政务公开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求,进一步提高科技计划管理水平。推动计划项目在组织申报、咨询评标、考察论证、行政决策、信用评价等管理环节的进一步规范透明。积极推进科技项目招投标,组织招标项目35项,其中与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招标项目10项。全年下达省科技计划及经费16批,新上省科技计划项目1800项,项目总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其中省拨款6.65亿元,获得国家科技拨款支持达5.5亿元。项目实施成效明显提高。年全省科技工作整体进展良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条件、技术市场、科技统计、科技奖励、科普工作和科技动员等专项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从更高的层次和要求上来看,我省的科技工作还存在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标签: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http://www.67jx.com(八)实施政务公开,科技管理创新取得新进展
去年是省科技厅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的第一年,科技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得到加强。"首问责任人"、工作岗位ab角、重大事项听证、新闻发布、特邀监督员等五项工作制度得到较好落实。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工作作风建设,在省级机关作风评议活动中名列前茅,以良好的行风保障和促进了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按照政务公开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求,进一步提高科技计划管理水平。推动计划项目在组织申报、咨询评标、考察论证、行政决策、信用评价等管理环节的进一步规范透明。积极推进科技项目招投标,组织招标项目35项,其中与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招标项目10项。全年下达省科技计划及经费16批,新上省科技计划项目1800项,项目总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其中省拨款6.65亿元,获得国家科技拨款支持达5.5亿元。项目实施成效明显提高。
****年全省科技工作整体进展良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条件、技术市场、科技统计、科技奖励、科普工作和科技动员等专项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从更高的层次和要求上来看,我省的科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差距,科技发展的宏观调控与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结合得还不够充分,科技创新能力及科技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科技发展的区域性、结构性矛盾还有待进一步解决,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特别是创业热情仍显不足,科技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仍需提高,这些问题都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研究,扎扎实实地予以解决。
二、二○○五年全省科技工作安排
****年,全省科技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提高自主创新和开放配置科技资源的能力,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深入实施"双倍增"计划
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力争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800亿元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1/4。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高新技术领域的增长高于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平均增长幅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品明显增长,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
今年实施"双倍增"计划,要在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年初预测分解、年中监测分析、年终考核评比为一体的规范系统的工作机制,并围绕发展目标,全面、全程、全力加以推进,确保今年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质量,着力解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和附加值率偏低、高新技术产业本质特征不明显的问题。
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重点加强对中外合资企业特别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中外合资企业消化、吸收关键技术和再创新的引导,推动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特别是原创性的研发中心落户江苏,促进核心技术研发活动的本土化。
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服务规模型、成长型企业为重点,继续深入实施"百家重点民营科技企业培育计划",为民营科技企业办好十件实事;以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启动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和十强软件企业评定工作,引导骨干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社会各类科技资源向骨干高新技术企业集聚。
要深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三药"科技产业示范工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并启动实施以太阳能利用、半导体照明、新型电池等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为重点的能源产业科技示范工程,积极探索高新技术产业从产品加工装配的低端向基础材料制备、关键元器件制造、产品的研发、设计的高端攀升的途径,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要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载体建设,集中力量培育高新园区的主导产业,继续在高新园区组织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标志性项目;引导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按照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培育企业集群和高新技术特色产品集群,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的关联度。
要进一步活跃科技创业氛围,加强科技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各类孵化器服务水平,提高孵化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的能力。积极推进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江苏省共同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试点",完善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机制,强化对创业种子期项目的支持与引导。
(二)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