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以繁荣社区文化为重点,建设乐民社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要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建好用好文化站、社区图书阅览室、老年人活动室、休闲广场等设施,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普、教育、娱乐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条件。要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普及科学知识,努力提高社区群众的整体素质。要组建社区业余文体活动团队,经常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不断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4、以优化社区环境为重点,建设康民社区。健康是人的第一需求。要切实加强社区环境治理,建立社区卫生管理体系和责任机制,深入开展“卫生与秩序”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开展治理乱说、乱倒、乱搭、乱涂、乱行为主要内容的治“五乱”活动,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净化社区环境。要加大城市卫生设施建设和小街小巷整治工作力度,规范小商小贩的经营活动。积极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深化社区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动员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人员、志愿者,积极开展预防、
在全市四民社区创建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标签:机关公文写作,行政公文写作范文,http://www.67jx.com3、以繁荣社区文化为重点,建设乐民社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要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建好用好文化站、社区图书阅览室、老年人活动室、休闲广场等设施,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普、教育、娱乐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条件。要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普及科学知识,努力提高社区群众的整体素质。要组建社区业余文体活动团队,经常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不断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4、以优化社区环境为重点,建设康民社区。健康是人的第一需求。要切实加强社区环境治理,建立社区卫生管理体系和责任机制,深入开展“卫生与秩序”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开展治理乱说、乱倒、乱搭、乱涂、乱行为主要内容的治“五乱”活动,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净化社区环境。要加大城市卫生设施建设和小街小巷整治工作力度,规范小商小贩的经营活动。积极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深化社区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动员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人员、志愿者,积极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逐步做到小病不出社区。要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打破部门垄断和所有制界限,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多方力量兴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国有医院到社区建立延伸卫生服务机构,并将经过批准准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要广泛开展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和计生优质服务,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做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三、完善措施,为“四民社区”创建活动打牢基础
一是抓好社区组织建设。社区党组织建设,是城镇党建工作的基础,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关于开展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五个好”创建活动的意见》,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充分借鉴“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创建的成功经验,超前谋划,周密部署,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扎实抓好社区党组织“五个好”建设。同时,要把社区党组织“五个好”创建和“四民社区”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协调和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创建,为“四民社区”创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抓好社区队伍建设。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是开展好“四民社区”创建活动的关键。社区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专职工作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要通过法定程序,将那些政治素质好、热心居委会工作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要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生活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三办各社区每年的办公经费要保证在5000元以上,社区居干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支书、主任每人每月450元,一般居干400元,由市和各街道办事处按4:6的比例承担。在职社区居干养老保险,参照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方式办理,集中部分由市和街道办事处按现行财政体制分别予以解缴,个人负担部分在个人工资中扣缴。社区居干离职后的养老保险,按有关社保政策办理。各乡镇要做好思想工作,也要尽可能改善社区办公条件。要把热心社区工作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引导和鼓励他们从事志愿者服务活动,逐步建立、壮大志愿者队伍。要教育和引导居民发挥自身特长,把从事志愿服务作为居民的义务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来提倡。
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纳入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列入城市改造、建设的内容,做到在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中有位子,在城市改造、建设上有项目。我市社区建设起点较高,城区多数社区办公用房基本符合150平方米的示范社区建设标准,个别不落实的社区要抓紧完善。今后在新建设小区和城镇新区设置的社区办公用房,按不低于遵义市级示范社区标准,纳入新建小区和城镇新区建设规划,同步建设、无偿提供给社区使用,产权归社区所有。要认真抓好城区社区小街小巷的整治,大力实施硬化、亮化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全市社区基础设施缺乏、简陋状况得到根本解决。
四是抓好社区资源整合。社区要调查摸清本社区的资源情况,研究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合理利用有关资源,形成社区工作的优势。驻社区的单位要规范有序地开放文化、教育、体育等非经营性设施,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要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目前,社区存在牌子多、任务多、检查多等“三多”现象,要认真加以规范,减轻社区负担。民政部门等要进一步明确社区干部的工作事项。各级政府和各类专业管理部门要按政企分开、政社分开、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避免出现社区行政化的倾向。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福利性和经营性并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拓展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渠道,广泛吸收本地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各界捐赠,积极引进外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