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三、20**年工作预安排(一)20**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0**年全县社会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以上,力争突破9亿元大关,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20%、16%,分别达到42200万元、24000万元、29180万元;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力争达到68000万元,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0%,力争达到33600万元;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1%以上,力争达到5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7%以上,达到16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二)20**年工作措施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重点突破”的指示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突出自然生态和侗族民俗文化两大优势,努力把黎平打造成泛珠
县委当前工作情况汇报,标签:机关公文写作,行政公文写作范文,http://www.67jx.com三、20**年工作预安排
(一)20**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0**年全县社会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以上,力争突破9亿元大关,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20%、16%,分别达到42200万元、24000万元、29180万元;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力争达到68000万元,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0%,力争达到33600万元;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1%以上,力争达到5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7%以上,达到16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二)20**年工作措施
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重点突破”的指示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突出自然生态和侗族民俗文化两大优势,努力把黎平打造成泛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
1、继续推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加快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开通黎平至贵阳、桂林、张家界、铜仁等地航线,构筑立体交通网络。以侗族文化为核心和支撑点,整合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红色旅游,精心打造“侗乡之都”新形象。用好特许经营权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开发步伐。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努力提高黎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力将黎平建设成为侗族风情核心精品旅游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黄金旅游线、国内国际侗族风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2、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壮大特色产业,解决好“三农”问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农村水、电、路、通讯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逐步改善。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探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提高农业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水平;依托林业资源和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种草养牛为主的畜牧业,同时加强以优质稻米、茶叶和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业,以林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竹类、松脂、细木工板等优势产业的发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引导好农民工外出务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域,逐步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目标。
3、继续加快城镇发展,实现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以县城建设和旅游乡镇建设为重点,按照建设旅游县城规划和建市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快速推进;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第一位,调整工业发展规划布局,实现工业经济规模发展;用灵活的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客商在黎平投资兴业。
4、以通过省人民政府“两基”验收为契机,继续推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教育基础条件,改革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全民教育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加大“三支队伍”的培养,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大“招才引凤”力度,引进各类人才共同建设黎平、发展黎平。改革体制,创新机制,营造好各类人才成长和资本、技术聚集的良好环境,为黎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四、几点请求
1、请州帮助我县协调解决洪州硅冶工业企业生产缺电问题,使建成炉子全部能开足马力运行。
2、解决我县经济建设中用地审批难的问题,特别是洪州硅冶工业企业、县城50万伏变电站、洪州22万伏变电站建设用地难的问题。
3、请州帮助协调相关部门,使我县黎高公路及机场大道尽早开工建设;争取黎平至通道出省公路建设、县城防洪堤工程等项目尽早立项审批。
4、请州在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方面把我县作为龙头打造,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