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年度分类,要求根据公文准确日期归入相应的年度。不同年度的公文一般不得放在一起立卷,否则,这会打乱公文的时序,给日后的查找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但是,由于工作的连续性,有时也会出现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度的公文,针对这类跨年度公文可采用的常规处理方法有: 1.回复性公文放在复文年度,如2000年的请示与20**年的批复,应将请示批复均放入20**年立卷; 2.规划性的公文,应放在计划或规划针对的第一年立卷,如“2000~20**年科研工作规划”可以放在2000年立卷; 3.总结性的公文应放在其内容针对的最后一年立卷;如20**年完成的“1999~2000年×××项目财务决算”应放入2000年; 4.会议公文,放入召开会议的年度; 5.规范类公文,应放人公文针对的第一年; 6.两项内容的公文,归入主要内容针对的年度,如“2000年工作总结及20**年工作安排”,可视内容侧重归入相应年度。 (二)分组织机构 即按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进行分类立卷。 机关中组织机构的框架,是根据本机关的职能设立的
机关公文办理程序,标签:机关公文写作,行政公文写作范文,http://www.67jx.com年度分类,要求根据公文准确日期归入相应的年度。不同年度的公文一般不得放在一起立卷,否则,这会打乱公文的时序,给日后的查找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但是,由于工作的连续性,有时也会出现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度的公文,针对这类跨年度公文可采用的常规处理方法有:
1.回复性公文放在复文年度,如2000年的请示与20**年的批复,应将请示批复均放入20**年立卷;
2.规划性的公文,应放在计划或规划针对的第一年立卷,如“2000~20**年科研工作规划”可以放在2000年立卷;
3.总结性的公文应放在其内容针对的最后一年立卷;如20**年完成的“1999~2000年×××项目财务决算”应放入2000年;
4.会议公文,放入召开会议的年度;
5.规范类公文,应放人公文针对的第一年;
6.两项内容的公文,归入主要内容针对的年度,如“2000年工作总结及20**年工作安排”,可视内容侧重归入相应年度。
(二)分组织机构
即按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进行分类立卷。
机关中组织机构的框架,是根据本机关的职能设立的,每一个部门又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职权、职责,由各部门自身产生或承办的公文在内容性质上也就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类别。在一个年度内,按照内部各组织机构分类,自然能够保持公文之间内容上的主要联系,有利于专题查找和利用档案。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国党政档案实行统一管理的原则。因此一个机关一个年度内的公文按照组织机构标准分类的步骤是:将公文分成党、政、工、团等四大类别;在四大类别中每一类别再按组织机构继续分类。这种分类的结果,使一个机关的党、工、团等组织的公文与各行政、业务部门的公文分开,文秘部门(办公室)的公文与业务部门的公文分开,各内部机构的公文也相互分开,各自形成不同的类别,按组织机构的性质从各个方面层次清楚地反映整个机关各项工作活动的历史面貌。
在按组织机构分类时,要注意把握好立卷点的深度,一般不要将立卷点确定在最基层的执行层,而应该根据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将立卷点确定在能掌握本部门公文运转,控制本部门公文信息的机构层次上。
(三)分问题
分问题,就是按照公文内容所反映的问题特征来划分类别。
问题分类,可以使性质、内容相同的公文相对集中,较好地保持同一问题公文之间的联系性,为利用者提供关于某一问题、事件或人物等的系统、完整的公文信息。减少或避免了同一问题公文的分散现象。
在选用问题分类时,特别要考虑使用的机关对象和分类层次。由于人们知识水平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各异,往往更多地掺入了个人主观成分在内,致使同一份公文产生的分类结果也可能出现多种归类,使分类时难以给公文准确定位。因此问题分类的方法,适用于第三、四层次的分类标准,通常在组织机构分类下使用。适宜在第一层次采用问题分类的,往往是一些内部机构设置比较简单或者不太稳定、机构分工不明确而且公文数量较少的机关。一些大、中型组织机关,其内部组织机构较多且相对稳定,各部门职能相对独立,公文数量较多,应该采取先按组织机构分类,再接问题分类的方法,一般不要轻易打乱组织机构采取问题分类。
问题分类时应遵循问题的伸缩性规律。每一个机构对本部门产生和处理的公文总是有主有从、有多有少,立卷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公文多时,可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几个小的具体问题;公文少时,又可以把几个具体的问题概括为一个大问题。
(四)分保管期限
即按照公文的保存价值的不同,将公文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分保管期限,通常是在同一个问题之下进行,一般不作为一个机关第一层次的分类标准。
保管期限,是根据各类公文客观存在的保存价值确定。国家档案局《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将应归档公文的保管期限确定为永久、长期(16~50年)和短期(15年以下)三种期限。这三种期限只是一个大致的规定,各个机关在具体的工作中根据本机关的地位、职能和业务活动等客观情况,制定出更加详细,准确的保管期限表。如有必要,还可以针对公文具体情况,将长期、短期的保存时间划分得更准确、更具体,如 5年、10年、20年、25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