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首先,要分清词性,避免误用。这主要是语法方面的问题。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连接词、语气词、象声词等,其性质不同,作用也不同,遣词造句时,不可违背语法,将其误用。公文撰写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名词不可误作动词。例如,“我们不能只记孩子读书、写字、算术”。“算术”是名词,前边应加动词“做”,否则,如同“让孩子图画”、“让孩子面包”一样并未让孩子有什么动作。二是动词不可误作形容词。例如,“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沿海和内地是分别的”。“分别”是动词,这里当成了形容词,如果前边加一个“有”字,作名词用就通了。三是形容词不可误作动词。例如,“他没有明确到自己的病根”,“明确”不是动词,应在后边加上动词“认识”,改为“没有明确认识到自己的病根”就准确了。四是名词不可误作形容词。例如,“他工作很模范”。“模范”是名词,不能做工作的表语,应改用“出色”一类的形容词。五是形容词不可误作名词。例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达到了高度”。“高度”是形容词,可做动词的附加语,例如,“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自己不能独立使用。六是副词不可误作形容词。例如,“他
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标签:文秘工作总结,文秘的工作内容,http://www.67jx.com首先,要分清词性,避免误用。这主要是语法方面的问题。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连接词、语气词、象声词等,其性质不同,作用也不同,遣词造句时,不可违背语法,将其误用。公文撰写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名词不可误作动词。例如,“我们不能只记孩子读书、写字、算术”。“算术”是名词,前边应加动词“做”,否则,如同“让孩子图画”、“让孩子面包”一样并未让孩子有什么动作。二是动词不可误作形容词。例如,“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沿海和内地是分别的”。“分别”是动词,这里当成了形容词,如果前边加一个“有”字,作名词用就通了。三是形容词不可误作动词。例如,“他没有明确到自己的病根”,“明确”不是动词,应在后边加上动词“认识”,改为“没有明确认识到自己的病根”就准确了。四是名词不可误作形容词。例如,“他工作很模范”。“模范”是名词,不能做工作的表语,应改用“出色”一类的形容词。五是形容词不可误作名词。例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达到了高度”。“高度”是形容词,可做动词的附加语,例如,“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自己不能独立使用。六是副词不可误作形容词。例如,“他做过一度军校教员”。“一度”是副词,同“一次”的意思类似,但用法不同。“一次”用在动词之后,可写成“他做过一次试验”,“一度”用在动词之前,可写成“他一度做过军校教员”。
其次,要辨明词义,选用最贴切的词。这一点对于公文语言表述的准确极为重要。汉语非常丰富,要表达某一事物的同义词相当多,同义词的不断产生,是语言方面精密的标志,为语言表达的准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同义词的含义非常接近而又有着细微的差别,因此,用词准确与否的问题,关键在选用的同义词是否正确。而非同义词的选用只存在是否正确的问题,不存在是否准确的问题。
为了把公文表述得准确,下笔前要对同义词的词义仔细加以辨别,正确区分出它们的微妙差别,进而选用最贴切、最精确的词。主要辨明以下几方面的细微差别:一是词义的侧重不同。如想念──惦念 。二是语义的轻重不同。如赞扬──赞成。三是语义的范围不同。如战斗──战役──战争。四是使用对象不同。如爱护──爱戴。
此外,还要仔细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感情色彩主要指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风格色彩主要指是庄重还是随和,是口语还是书面语。
为使语言的表达准确,除了选择好同义词外,还要注意词语是指人还是指物,是主动还是被动。有的词只适用于人,有的词只适用于物,不能混用。例如,“××省今年遭受严重水灾,使农业生产感到极大困难”。“感到”这个词在公文中只适用于人(文学作品中的拟人写法例外),不适用于物。“农业生产”是没有感觉的,它不会“感到”。应该改用“遇到”,写成“农业生产遇到极大困难”。有些词用于主动范围,有些词用于被动范围,如果用的不当,就造成混乱。例如,“招展着血染的军旗,高歌着胜利的凯歌”。“招展”适用主动范围,红旗可自己“招展”,我们却不能“招展”红旗,只能“挥舞”红旗。例如,“束缚着几千年封建锁链的中国农民”。“封建锁链”可以去“束缚”,而被束缚的却不是“封建锁链”,应改为,“几千年来被封建锁链束缚的中国农民”。
三、直接
公文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产生现实效用。一方面针对性极强,都是为着某种实际需要制发的。另一方面时间性极强,必须在现实发挥作用。这就决定了公文语言表达的直接性。无论是记叙、说明还是议论,都必须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一针见血,一下子表明意图,让受文者从语言的表达中直接了解到制文的目的。而不允许有话不直说,绕圈子,或者隐晦暗示让人从文字的背后去领会某些意图。
公文语言表达的直接,首先是语意的直接,不可曲折。一句话或一段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直接的,不要迂回前进,绕了一个大弯才吞吞吐吐道出本意。例如,本意是向东走,却不直接讲应该向东,而说向西如何不好,向南有何困难,向北后果如何严重。言外之意是向东好。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以这样,因为它不是一种“实用”,而是一种欣赏,应该造成一种“弦外之音”、“音外之意”、“韵外之致”的意境,使读者思而得知,有想象和回味的余地,表现出一种抒情写意的间接性。而公文则必须直接表达意图,不允许让受文者自己去任意想象和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对公文内容准确地加以了解,并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