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第一,摸清底数,选准组建工作的突破口。截至目前,我区已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党总支2个,支部44个,在全区883家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任务仍十分艰巨。今年,市委组织部把3月份确定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推进月”,要求凡是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必须在3月份完成组建任务。在组建工作中,我们可以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党组织的组建方式要灵活,形式要多样。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党建基础和党员数量,因企制宜,积极推进,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第二,上下联动,积极做好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工作。去年年底,省委组织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工作的意见》。实践证明,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是充实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力量的有效措施。今年,我区采取“下派为主、内选为辅”的方式,从全区精心挑选了90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和党务人员,派驻到我区72家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和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应建而未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里担任党建指导员。其中,从镇、街道和北部工业区、区委党校、区法院、离退休党员中
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暨选派党建指导员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标签:工商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培训心得,http://www.67jx.com第一,摸清底数,选准组建工作的突破口。截至目前,我区已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党总支2个,支部44个,在全区883家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任务仍十分艰巨。今年,市委组织部把3月份确定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推进月”,要求凡是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必须在3月份完成组建任务。在组建工作中,我们可以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党组织的组建方式要灵活,形式要多样。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党建基础和党员数量,因企制宜,积极推进,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
第二,上下联动,积极做好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工作。去年年底,省委组织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工作的意见》。实践证明,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是充实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力量的有效措施。今年,我区采取“下派为主、内选为辅”的方式,从全区精心挑选了90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和党务人员,派驻到我区72家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和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应建而未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里担任党建指导员。其中,从镇、街道和北部工业区、区委党校、区法院、离退休党员中选派58人;在企业内部选派7人; 区级领导11人;区委组织部14人。各党建指导员进驻企业后,要真正发挥作用,坚持指导与服务相结合,重点在提供服务上下功夫,真正成为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的指导员、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员、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的协调员。今天会上下发的《关于向全区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工作的通知》,对党建指导员的素质条件、选派方式、职责任务、考核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意见,以规范和推动这项工作。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党建指导员下派到各企业,绝不允许收授工资、补贴、奖金、福利等方面的钱物,更不允许拿个人支出的票据到企业报销。
第三,强基固本,认真做好党员管理和发展工作。全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中人员流动快、分布散的实际,结合我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切实解决非公企业“口袋党员”的难题,这也是党建指导员的职责和任务之一。“口袋党员”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非公企业中的党员流动性大、依附性小,有的党员怕麻烦,不愿转组织关系,有的怕业主有看法,不敢公开党员身份。要重点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督促在非公企业的党员不管何种情况,都应按党章规定接转组织关系。在此基础上,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注重把“生产经营能手”和政治觉悟高、思想品质好的同志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进一步充实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为顺利开展组建工作夯实组织基础。各党(工)委和组织部门在制定党员发展规划时,要把非公有制企业纳入总体规划,及时把非公有制企业员工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关于发展私营业主入党问题,各地要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目前重点抓好培养教育,做好发展的准备工作。
第四,形成合力,加强群团组织配套建设。对于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先行建立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党建指导员可以依托工会、共青团组织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协调劳资关系、维护员工权益等方面的特殊优势,把广大员工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为便于党组织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和工作协调,党组织负责人与群团组织的党员负责人可以交叉兼职。群团组织负责人不是党员的,应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具备条件的要及时发展。
三、明确职责,抓住重点,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是党建工作的生命力所在。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性质决定了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职责、渠道和方式有别于国有企业。根据党的任务和当前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在工作内容上,应当重点围绕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努力发挥思想导向作用、监督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应体现“两个结合”,重点完成三项基本任务。
一是找准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首先,要体现目标上的融合。企业要生存就要获取利润,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必须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党组织工作的目标和检验标准,保证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向,使党的工作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党员所欢迎,为员工所拥护,实现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最大程度的融合。其次,是心理上的融合。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绝大多数受雇于人,部分党员出现了理想淡化、意志衰退、心理失衡等现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一定制约。要引导广大党员克服“雇佣”思想和“临时”观念,增强党员做好本职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尤其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经常性地开展党的宗旨、理想和党的政策教育。特别要围绕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研究和创新党的活动载体,探索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如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一名党员一面旗”、“党员谏言献策”、“党员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党员身边增效益”等教育活动,使党员在主题活动中受到教育。这样员工就能在党组织中找到心理上的归属感,能够全身心的融入企业。再次,是发挥作用上的融合。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员工顺利完成企业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总之,抓住企业发展这个根本,努力把党组织建设成为企业决策的“信息库”和企业发展的“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