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教育文章优秀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 高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正文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 高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03-14 16:35:44]   来源:http://www.67jx.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818

概要:4.从性质、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总结内战的历史意义,客观评价林肯其人。关于“明治维新”的教学建议1.讲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时,建议教师:先结合教材地图《19世纪中期的日本》,讲述日本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发生的变化;讲述人民的反抗斗争时,让学生分析本节教参“资料与注释”中的18世纪初至明治维新前农民暴动的次数表,并提出“农民起义这种愈演愈烈的趋势说明了什么”的问题;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发展时,依照教材上“封建经济的瓦解、手工工场的出现——新兴地主的出现”的线索讲清楚;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所引起的变化时,说明新地主和高利贷商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的政治态度外,要强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讲述西方列强的侵人时,指出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是明治维新的外部条件。通过以上的分析,指出幕府已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已成为众矢之的。2.讲明治维新及其意义时,建议教师先讲清明治政府实行改革的目的,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内容。结合本目的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最后,分析明治维新的意义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充分肯定它的积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 高中二年级历史教案,标签:高二历史辅导,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67jx.com
  4.从性质、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总结内战的历史意义,客观评价林肯其人。

关于“明治维新”的教学建议
  1.讲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时,建议教师:先结合教材地图《19世纪中期的日本》,讲述日本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发生的变化;讲述人民的反抗斗争时,让学生分析本节教参“资料与注释”中的18世纪初至明治维新前农民暴动的次数表,并提出“农民起义这种愈演愈烈的趋势说明了什么”的问题;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发展时,依照教材上“封建经济的瓦解、手工工场的出现——新兴地主的出现”的线索讲清楚;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所引起的变化时,说明新地主和高利贷商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的政治态度外,要强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讲述西方列强的侵人时,指出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是明治维新的外部条件。通过以上的分析,指出幕府已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已成为众矢之的。
  2.讲明治维新及其意义时,建议教师先讲清明治政府实行改革的目的,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内容。结合本目的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最后,分析明治维新的意义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适当讲述消极影响;。

课内探究活动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根据本课内容每组自选一个课题。
  2.学生查阅资料,准备道具。
  3.学生出示自主学习提纲,教师辅导质疑。
  4.学生课堂展示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重点: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难点: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形势的矛盾; 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的原因
教学手段:利用地图、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

一、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时代特征,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如洪水般向世界涌来。
二、俄国1861年改革:
  一组同学演示:“俄国农奴贫穷的生活”
  主要表现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生活,没有自由,随时被打受虐,甚至降为奴隶。而农奴主却过着奢侈的生活,为牟取暴利,他们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欧洲。导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原料、市场和资金无法解决,远远落后于西欧。并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分析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二组同学演示:“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
  主要表现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一名学生演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上台讲话:“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引导学生分析沙皇改革的根本原因,投影显示改革内容。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废除农奴制“是一次对农奴的‘合法’掠夺?”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和有关资料。组织学生探讨、评价改革的性质、作用及不彻底性。
  本目小结提问:为何在封建制度最顽固的俄国会出现自上而下的改革,并且取得成功?
  强调俄国改革的力量大于封建势力。
三、美国内战:
  三组同学演示:“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 出示“美国领土扩张”地图。
  主要表现美国自独立后,制定的对外扩张领土的政策、扩张的手段、结果。
  播放录像:“西进运动”片断,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
  四组同学演示:“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
  突出表现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间的矛盾。
  北方的资本家因为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原料、国内统一的市场而无法开工。
  南方的种植园主一面在种植园中驱赶成批的奴隶劳动,一面与英国资本家大谈生意,竭力把棉花等原料大量运往英国,并从英国大批进口廉价工业品。
本目为难点,学生不易理解透彻,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先讲明两种经济形式的性质、矛盾产生的背景,并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南北双方的矛盾及矛盾产生的焦点,再进一步分析这些矛盾对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最后简介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的发展和南北两大阶级斗争的深入,结合教材两段资料探讨林肯上台与美国内战爆发的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辅导,高中历史教案优秀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