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 下载类型:高二历史试卷
- 授权方式:免费版
- 更新时间:10 22:46:33
- 下载要求:无需注册
- 下载次数:6594次
- 语言简体中文
- 大小:592 KB
- 推荐度:3 星级
《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下载简介
标签:高二历史选修一试卷,高二历史选修3试卷,
金华一中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历史 命题人:陈蒋平 李晓亮 第 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已有的材料,作出合理的推测和假设,是历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证实这些“推测和假设”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A.科学论证 B.文献记载 C.考古发现 D.民间传说 2.“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以前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朝时期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3.古人对秦朝二世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A.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B.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C.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D.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4.“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奉行 A. 农业为本的思想 B. 民贵君轻的思想 C. “法治”思想 D. 强调“存百姓”思想 5.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 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 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 6.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派人入藏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班禅额尔德尼”,从此正式确立了“班禅额尔德尼”这个称号以及班禅在西藏的政教地位。康熙帝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满、藏民族的团结 B.确立罗桑益喜在西藏的政教地位 C.巩固清廷对西藏地区的统治 D.宣扬自己对喇嘛教的崇信 7.梁启超曾这样评价..., 大小:592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