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6年高二(下)6月月考试题—历史
- 下载类型:高二历史试卷
- 授权方式:免费版
- 更新时间:10 22:46:33
- 下载要求:无需注册
- 下载次数:6476次
- 语言简体中文
- 大小:578 KB
- 推荐度:2 星级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6年高二(下)6月月考试题—历史》下载简介
标签:高二历史选修一试卷,高二历史选修3试卷,
哈师大附中年度高二文科下学期6月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06.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观察商鞅变法时期的奖励耕织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B.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 C.“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开始出现 D.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 2.《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实行抑商政策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农业的重要地位 D.对“市”严格管理 3.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4.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B.孟买棉纱质优价廉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5.《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 能为上述结论提供事实依据的选项有 ①资本原始积累 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海外扩张 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关于下..., 大小:578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