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㈡多点示范今年在抓好农作物常规品种试验、示范的同时,结合全县旱作农业推广项目总体要求,积极从河北引进张杂谷3号、张杂谷6号杂交谷子新品种在我县示范种植,示范点在连搭乡石头沟村和清水驿乡天池峡村,示范面积200亩。杂交谷品种示范情况是“张杂谷3号”生育期平均110天, 单株有效分蘖0-2个,平均株高127.5cm,主穗长26 cm,单株秆重15.4g,单株粒重21.3g,出谷率81.2%,千粒重3.1g,单株草重16.3g,灰谷灰米。平均亩产籽实319.5kg。抗旱、抗倒、抗病、适应性强、米质优适口性好。“张杂谷6号”生育期平均107天, 单株有效分蘖0-2个,平均株高123.6cm,主穗长25.2 cm,穗长纺锤形,松紧度中,单株秆重17.7g,单株粒重20.4g,千粒重3.0g,单株草重18.8g,白谷黄米,出谷率79.6%,。平均亩产籽实306.8kg。抗旱、抗倒、抗病。五是做好良种补贴项目的监督实施工作。1、按照甘财农【20**】4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马铃薯良种繁育工作的实际,今年在我县南部二阴的新营乡实施马铃薯脱毒一级种薯扩繁补贴项目。
2017年种子工作总结及2017年种子工作计划,标签:工作总结范文,年度工作总结,http://www.67jx.com㈡多点示范
今年在抓好农作物常规品种试验、示范的同时,结合全县旱作农业推广项目总体要求,积极从河北引进张杂谷3号、张杂谷6号杂交谷子新品种在我县示范种植,示范点在连搭乡石头沟村和清水驿乡天池峡村,示范面积200亩。
杂交谷品种示范情况是“张杂谷3号”生育期平均110天, 单株有效分蘖0-2个,平均株高127.5cm,主穗长26 cm,单株秆重15.4g,单株粒重21.3g,出谷率81.2%,千粒重3.1g,单株草重16.3g,灰谷灰米。平均亩产籽实319.5kg。抗旱、抗倒、抗病、适应性强、米质优适口性好。“张杂谷6号”生育期平均107天, 单株有效分蘖0-2个,平均株高123.6cm,主穗长25.2 cm,穗长纺锤形,松紧度中,单株秆重17.7g,单株粒重20.4g,千粒重3.0g,单株草重18.8g,白谷黄米,出谷率79.6%,。平均亩产籽实306.8kg。抗旱、抗倒、抗病。
五是做好良种补贴项目的监督实施工作。
1、按照甘财农【20**】4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马铃薯良种繁育工作的实际,今年在我县南部二阴的新营乡实施马铃薯脱毒一级种薯扩繁补贴项目。榆中县马铃薯脱毒一级种薯扩繁补贴项目计划补贴规模3000亩,实际完成3106.5亩,完成率为103.55%。其中:刘家湾村落实面积2456.5亩,新营村落实面积650亩。脱毒一级扩繁品种为庄薯3号、陇薯3号、陇薯6号,其中庄薯3号680亩,陇薯3号1370.5亩、陇薯6号1056亩。
2、20**~20**年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在县内7个乡镇60个村落实任务,该项目的实施,使全县1.12万户,4.5万群众从中受益。
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是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小麦种植农民按每亩播种量,对使用的良种实施价格补贴的一项惠农政策。20**年,榆中县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共涉及三角城、城关镇、小康营、连搭、清水、甘草、新营7个乡镇、60个村的1.12万户,4.5万人。实施总面积12万亩,每亩补贴10元,共120万元,主要示范推广宁春4号、宁春15号、临麦30号、临麦31号、临农723XX个优质专用品种。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县上分别与7个项目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逐村逐户调查摸底,填写供种清册,并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对全县的优质专用小麦进行了严格地去杂去劣,督促群众进行单打、单收、单储,及时对优质良种进行了精选和预约收购,确保农民真正受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对我县大面积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小麦的区域化布局和标准化生产,推动了小麦的产业化经营,强化了产销衔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3、在马铃薯、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农民达876人次,印发项目相关的各类品种介绍和栽培技术宣传资料5000余份。
六是创新工作机制,搞好“察民情、解民忧,促民生”和帮乡扶贫工作。
为了加强单位管理工作,在做到“内强素质”的同时,更强调“外树形象”。在开展“察民情、解民忧,促民生”活动中,帮助连搭村4户贫困户解决地膜20公斤,为6户贫困户提供玉米种子100公斤,为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捐款600元;帮助朱典营村5户贫困户解决地膜30公斤,为9户贫困户提供玉米种子100公斤,为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捐款600元。在帮乡扶贫工作中,在对新营乡祁家河村包乡扶贫点进行调研,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针对当前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保护性耕作、种子管理等科学技术新知识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宣传。并为祁家河村扶贫点送去了地膜200公斤,用于蔬菜良种种植示范,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
七是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今年我站承担兰州市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对小康营乡浪街村、三角城乡化家营村、定远镇蒋家营村、三角城乡周前村的新型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接到培训项目后,单位领导亲自抓,技术人员齐努力,积极组织开展培训,具体做法是,首先到有关乡村组织落实核心农户,每村为1个班组,每班40人以上,共培训160多户,通过培训使其成为专业农民。其次,宣传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对农村的各项政策,使农民真正体会到科技发展成果和多项惠农政策的益处;三是利用农闲季节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授课,我站8名(每村2名)专业技术人员任教师,对无公害蔬菜栽培、冷凉型蔬菜栽培等进行重点培训,举办培训班40 期,参加培训人数1600 多人次,进村入户现场技术指导达600 余人次。发放科技明白纸、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培训教材资料1600 多份。在培训工作中,一是制订培训内容要符合生产实际。二是培训手段多样化。采取专题培训、技术讲座、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培训工作。三是做到技术人员到户,技术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四是编写购买实用教材。我站购买《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及品种介绍,分发到培训农户手中,把有关授课培训内容编写成科技明白纸散发给学员,同时根据专业农户所种作物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赢得群众的好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