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七、科技信息宣传 年内,被国家、省、市、区各级机关、媒体采用的科技宣传稿件近200篇次,全面完成了市科技局下达的科技信息宣传工作任务。其中,被国家科技部、国家专利局等采用12篇次,被省科技厅等采用13篇次,被《烟台日报》、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等采用90多篇次。 八、防震减灾工作 做好对地震骨干监测点和宏观观测点的管理和工作指导,确保观测数据及时、准确、连续、可靠。配合省、市地震部门完成了养马岛跨海大桥强震台的建设工作。在我区及周边地区发生有感地震时,都按要求开展震感落实等地震应急工作。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特别是利用“3.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施行九周年纪念日和“7.28”唐山地震31周年纪念日,采取悬挂纪念标语、在区电视台播放防震减灾宣传口号、编发《牟平科技信息》防震知识专刊、利用“科普村村通”宣传栏张贴防震减灾科普挂图等形式,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抗震避震能力。 九、获得的荣誉 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年度市级“文明单位”
2017年科技局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要点,标签:工作总结范文,年度工作总结,http://www.67jx.com
七、科技信息宣传
年内,被国家、省、市、区各级机关、媒体采用的科技宣传稿件近200篇次,全面完成了市科技局下达的科技信息宣传工作任务。其中,被国家科技部、国家专利局等采用12篇次,被省科技厅等采用13篇次,被《烟台日报》、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等采用90多篇次。
八、防震减灾工作
做好对地震骨干监测点和宏观观测点的管理和工作指导,确保观测数据及时、准确、连续、可靠。配合省、市地震部门完成了养马岛跨海大桥强震台的建设工作。在我区及周边地区发生有感地震时,都按要求开展震感落实等地震应急工作。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特别是利用“3.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施行九周年纪念日和“7.28”唐山地震31周年纪念日,采取悬挂纪念标语、在区电视台播放防震减灾宣传口号、编发《牟平科技信息》防震知识专刊、利用“科普村村通”宣传栏张贴防震减灾科普挂图等形式,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抗震避震能力。
九、获得的荣誉
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年度市级“文明单位”称号,被市科技局授予“20**年度全市科技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被市科协授予“烟台市科普工作先进单位”,被区委、区政府授予“20**年度岗位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年度全区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20**年度区直机关建设工作诚信单位”、“20**年度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被区直机关工委授予20**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年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使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当好区委、区政府的科技参谋,使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抓好国家、省、市关于加强自主创新配套政策的贯彻落实。强化科技宣传。努力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领导环境、政策环境、体制机制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
2、继续抓好科技计划立项。继续把争取国家、省、市科技计划立项作为重点,在加强对现有科技项目管理的同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做好新项目的筛选、申报工作。重点抓好安德利、九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和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后续项目,孚信达公司省重大专项和国家863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力争在科技计划立项工作中取得更大突破。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九发国家级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丽鹏公司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确保2家企业进入市级工程技术中心行列,使全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技术研究中心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有新发展。在深入开展与鲁东大学、烟台大学科技合作的同时,积极建立与山东大学及其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关系,加快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造就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和品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群,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逐步把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沁水工业园建设成为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4、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工作。设立专利奖励基金,出台奖励办法,加大专利申请奖励和补助力度。面向全区,特别是企业和学校,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加强重点企业的专利人才培训,加快建立健全企业专利工作者制度,突出抓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特别是国家、省、市重大项目的管理和实施,产生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力争年内专利申请量达到250件,科技成果鉴定20项以上,其中10项以上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
5、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全面加大农村科技工作力度。以培育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用菌、果树、奶牛等重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国家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等农村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为重点,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星火富民科技工程”,大力开展农民星火科技培训,加快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以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安全生产、珍稀食用菌产业化、海珍品健康养殖等为重点,充分发挥九发、安德利、枫林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基地的技术、人才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攻关和技术推广,培育区域优势产业;以实施“科普村村通”工程为重点,不断探索和健全“科普村村通”宣传栏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农村科普工作力度,加快实现农民与科技信息的零距离。
6、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做好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的申报工作,力争进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行列。充分发挥我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优势,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项目、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广普及一批成熟配套技术,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和循环生产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