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合理布局巧建基地,扩充就业培训力量。为了最大限度地整合我市行业及企业现有的培训设施和师资力量,我们一是加大了对两年前已建立的六个再就业培训基地的管理与指导,规范了基地培训行为和申报程序。如重型汽车配件厂,通过他们的申报和我们的实地调查,为其电焊专业更换了废旧的设备。对开展培训工作不理想的基地也不是撒销了事,而是帮助他们查找问题、拓展思路,并在培训业务上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性意见,促使其培训工作正常运转。上半年,六个基地的培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累计培训人数达892人,创挂牌以来同期的最高记录。二是抓住契机,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方面在阳新县建立了我市首家农村劳动力定向培训基地。利用阳新县空置的厂房和美尔雅集团闲置的设备,整合阳新县就业训练中心的管理和教师资源,就近培训阳新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阳新县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同时向美尔雅集团定向输入了紧缺的电机缝制工。目前培训班已有两期结业学员在美尔雅集团实现了转移就业,同时,该基地还为阳新县富兴公司输送了101名合格的织布档车工、验布工、机修钳工。另一方面是指导再就业训练基
劳动就业管理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标签:工作总结范文,年度工作总结,http://www.67jx.com2、合理布局巧建基地,扩充就业培训力量。为了最大限度地整合我市行业及企业现有的培训设施和师资力量,我们一是加大了对两年前已建立的六个再就业培训基地的管理与指导,规范了基地培训行为和申报程序。如重型汽车配件厂,通过他们的申报和我们的实地调查,为其电焊专业更换了废旧的设备。对开展培训工作不理想的基地也不是撒销了事,而是帮助他们查找问题、拓展思路,并在培训业务上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性意见,促使其培训工作正常运转。上半年,六个基地的培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累计培训人数达892人,创挂牌以来同期的最高记录。二是抓住契机,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方面在阳新县建立了我市首家农村劳动力定向培训基地。利用阳新县空置的厂房和美尔雅集团闲置的设备,整合阳新县就业训练中心的管理和教师资源,就近培训阳新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阳新县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同时向美尔雅集团定向输入了紧缺的电机缝制工。目前培训班已有两期结业学员在美尔雅集团实现了转移就业,同时,该基地还为阳新县富兴公司输送了101名合格的织布档车工、验布工、机修钳工。另一方面是指导再就业训练基地开展农民工定向培训。黄石美岛集团和一棉是服装和纺织行业,是我们在20**年就挂牌的就业训练基地,一直以来,他们对培训工作如何开展没有计划和措施,也没有行动。年初,我们根据政府一号文件精神,结合两个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情况,指导他们在周边农村招收农民工进行电机缝纫专业的培训,然后充实到本厂的各条生产线,既让农民工实现了就业,也绥解了企业用工严重不足矛盾。上半年,仅两个基地就培训了农民工604人,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了100%。
3、丰富培训手段,科学规范实施创业培训。为了在全市全面启动了
syib创业培训,针对全市创业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的现实,我们一是抓了创业培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今年组织了师资缺乏的大冶市、黄石港区、西塞山区就业训练中心工作人员参加了省创业培训教师资格认定培训班,使黄石地区确保每个中心均有一名具备syib培训资格的教师。二是狠抓了创业培训工作的科学规范管理,指导各县市区训练中心严格按siyb创业培训重点联系城市的要求,每期向省局报培训活动计划以及学员名单和课程表,并对学员的申请培训的表格、学员对培训班的评价、每日培训意见反馈表等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保存。三是在劳动就业网站建立创业项目库,为想创业而苦于无创业项目的学员以及黄石市民提供随时可查的项目信息。目前,项目库已存储了1200多条精心挑选的创业项目,这些信息成了市民点击的热点,今年以来,全市已有1804人参加了创业培训。
(四)完善劳动保障代理服务,促进灵活就业大发展
1、完善代理服务,实现了劳动保障代理业务跨越式发展。今年以来,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层次,我局档案代理数量大增。上半年劳动保障关系代理总数已达7.4万份,档案存储量在全省位居前列。同时,代办社保续接手续等新开辟服务项目已全面展开,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等项业务实现了整体联动和“一条龙”服务。
2、理顺工作流程,使劳务派遣业务实现了由单一的派遣员工到代缴社会保险、工伤处理、解除劳务协议经济补偿等劳动保障功能多元化的转变。目前,我市劳动力市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已全部进入劳务派遣资源库,通过岗前培训,使得派遣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通过完善派遣公司招聘职工录用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合理确定劳务人员工资待遇,目前已向保险、移动、邮政、烟草等单位派遣人员2000多人,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248人,劳务派遣业务大受欢迎,这进一步促进了我市灵活就业的大发展。
(五)狠抓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发挥失业预警调控功能
1、上门服务,细心核实缴费基数。按照市劳动保障局统一安排,我局全面开展“五险一单”核征工作,主动配合结算中心,做到了人员及时到位,数字及时传输,情况及时沟通,有效地使失业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得以整体推进,并通过上门服务,宣传政策、核实基数,不断健全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和单位缴费台帐,准确地掌握了全市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为核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半年全市征收失业保险费2719.32万元。
2、拉网式排查,一个不漏抓扩面。我们结合就业登记、劳动保障年检、工商税务年检、社保专项稽核等工作,对参保企业和职工参保情况拉网式排查,组织专班清理用人单位及职工的失业保险登记办理、全员参保、如实申报缴费基数、足额缴费等情况,并充分利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数据资料,挖掘失业保险参保资源,上半年全市已新增参加失业保险人员9590人。同时,通过对企业的排查,劝阻了一些企业违规大量裁减人员,有效增强了失业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