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在努力把握发展机遇的同时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十一五”期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就业工作的基本格局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全市的就业工作仍然处于探索前进的过程中,计划经济年代遗留的一些历史性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若干新的矛盾又逐步显现,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估计和充分的准备。就总体就业形势而言,情况未可乐观。从劳动力供给总量看,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2.6万人,就业转失业加上上年结转失业人员1.2万人,需要安排的城乡求职者不会少于4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全市每年可新增2.7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大致在0.3万个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始终有1万人的动态缺口。此外,已实现再就业的人员,不少人就业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存在再次失业的风险。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除了显而易见的供求数量上的矛盾,我们还要看到劳动力素质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的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甚至严重短缺的情况,己直接影响到企业运行和经济发展。就具体工作而言,我们的
在全市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标签: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http://www.67jx.com在努力把握发展机遇的同时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十一五”期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就业工作的基本格局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全市的就业工作仍然处于探索前进的过程中,计划经济年代遗留的一些历史性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若干新的矛盾又逐步显现,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估计和充分的准备。就总体就业形势而言,情况未可乐观。从劳动力供给总量看,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2.6万人,就业转失业加上上年结转失业人员1.2万人,需要安排的城乡求职者不会少于4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全市每年可新增2.7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大致在0.3万个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始终有1万人的动态缺口。此外,已实现再就业的人员,不少人就业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存在再次失业的风险。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除了显而易见的供求数量上的矛盾,我们还要看到劳动力素质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的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甚至严重短缺的情况,己直接影响到企业运行和经济发展。就具体工作而言,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是就业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上仍有诸多薄弱环节;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就业公共服务功能还要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整个队伍稳定性必须进一步提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力解难题、多干实事,进一步开创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20**年是实施“十一五”就业工作规划的第一年,准确定位目标,落实得力措施,全力做好全年的工作,对于“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我市就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新增城镇就业9.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0**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净增就业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0.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全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其中新增劳务输出1万人;社区就业3000人以上;就业再就业培训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万人;县级以上职业介绍机构三星级达标率90%;所有乡镇劳动保障平台100%与市劳动力市场实时联网;全年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40.3万人,全年基金征缴收入达1.1亿元。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在此重点强调六个方面工作举措: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新一轮就业促进政策。去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今年2月底,省政府的实施意见已下发,中央几个部委的配套文件也已陆续出台,市政府的实施意见已经上报,即将由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后出台。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对现行就业再就业政策进行了延续、扩展、调整和充实,提高了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的针对性、普惠性和有效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就是要抓好新一轮就业促进政策的落实。各辖市区要切实抓好配套办法的制定,争取在4月底前全部出台贯彻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实施意见。市局将通过加强工作指导和调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以有效的督查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高度重视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长期以来,劳动保障部门就业工作的注意力和着力点主要在城镇,几乎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城镇就业群体开展的。随着形势的变化和职能的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被征地农民就业逐步成为劳动保障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为此,我们一定要适应形势,主动调整,把工作领域从单纯的城镇就业向统筹城乡就业转变。在工作实践中,要更加注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新成长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协调并进,致力于改善城乡各类求职群体的就业环境。要进一步加强部门配合,做好复转军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要以城乡统筹就业的理念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被征地无业农民就业工作。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合理配置、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建立多层次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培训一就业一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积极实施“镇镇通”工程,全市所有乡镇必须在年内做到 100%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联网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