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八十年代以来,由纳什(j.nash)、泽尔腾(r.selten)、海萨尼(j.harsanyi)领导的博奕论开始应用于经济学。博奕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在后者的范式下隐含了两个基本假定。一个是假定市场参与者数量足够多,从而市场是充分竞争性的;另一个是假定参与者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在现实中,市场参与者是有限的,在有限人数下,人们的行为常常是相互影响的。同样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也常常是不对称的。在假设参与者行为相互影响的范式上,博奕论的研究得以展开。 而在不对称信息的范式上, 以维克瑞(w.vickery )和莫里斯(j.mirrless)为代表人物的信息经济学(实质上是非对称信息博奕论)也得到了发展。(注:参见张维迎:《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页。) 我们看到,这是经济学上一次浩浩荡荡的运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重新接替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范式,并且其自身也获得了发展和革新。同时在这场运动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经济学家们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注:本文所提及的,在这场运动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经济学家均
西方经济学中的范式演变,标签: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http://www.67jx.com八十年代以来,由纳什(j.nash)、泽尔腾(r.selten)、海萨尼(j.harsanyi)领导的博奕论开始应用于经济学。博奕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在后者的范式下隐含了两个基本假定。一个是假定市场参与者数量足够多,从而市场是充分竞争性的;另一个是假定参与者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在现实中,市场参与者是有限的,在有限人数下,人们的行为常常是相互影响的。同样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也常常是不对称的。在假设参与者行为相互影响的范式上,博奕论的研究得以展开。 而在不对称信息的范式上, 以维克瑞(w.vickery )和莫里斯(j.mirrless)为代表人物的信息经济学(实质上是非对称信息博奕论)也得到了发展。(注:参见张维迎:《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页。)
我们看到,这是经济学上一次浩浩荡荡的运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重新接替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范式,并且其自身也获得了发展和革新。同时在这场运动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经济学家们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注:本文所提及的,在这场运动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经济学家均已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是:弗里德曼(1976),舒尔茨(1979),布坎南(1986),科斯(1991),贝克尔(1992),诺斯(1993),纳什、泽尔腾、海萨尼(1994), 卢卡斯(1995 ), 维克瑞, 莫里斯(1996)。)他们的理论汇合在一起,成为新的主流经济学。
六、杨小凯的工作——第二次综合
最后我将提及澳洲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他正在试图创建一门新的经济学,他自称为新兴的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其中他引入了当年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的范式。在这个范式上,他通过运用现代数学对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进行了重新描述,并且希望在此过程中,将宏、微观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奕论等各种理论体系整合在一起。(注:参见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这将是经济学范式上的一次大综合,其意义可能超过新古典综合。因为后者的综合只是将两种相互矛盾的范式简单地合在一起,并没能取消矛盾。而前者是通过一种新的范式来解释原先不同的范式,因此原先的矛盾在新范式里被取消了。当然新的范式仍将面临新的矛盾,仍可能被另一种更新的范式所替代。
七、结论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范式演变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建立——继承——革命——综合——革命——综合的过程。不同的范式根据它们对客观经济现象解释的有效性而相互接替,或者说是根据它们接近被观察现象实质的程度而相互接替。
在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运动中,我们看到这不仅是一场对宏观经济经济学的革命,还是一次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全面复兴、发展和革新。同时,从研究范围的扩大(进入政治、家庭等非经济领域)以及杨小凯对社会分工的研究中,我们又看到经济学正在进一步向它的古典时期(亚当斯密时代)回归。
从古典——新古典——凯恩斯——新古典——古典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能体会到经济学范式演变中的辩证规律(正、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