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主办单位及责任人:市政府法制办沈彦纯协办单位: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县(市)区政府,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派出机构五、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分管领导:王晓光协管领导:和少柏46.外引内联,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引进大型商贸企业2—3家。47.继续抓好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改造,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发展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活跃城乡市场流通。48.以官渡金马—阿拉现代物流中心、呈贡国际现代物流中心、空港物流园区和安宁重要生产资料及磷煤化工产品物流园区为重点,促进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和专业化物流服务网络建设。49.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构筑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物流核心圈。50.认真落实促进生产、保障供给的各项措施,着力保证粮食、肉类和食用植物油等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应。51.建立生活必需品和成品油等重要生产资料储备制度,加强对食品、药品、油品等重要商品的市场监测、管理和价格报告、预测,建立预警机制和调处预案,保持物价稳定。52.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国际软件外包服务。大力发展会计、咨询、设计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任务分解立项方案,标签: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http://www.67jx.com主办单位及责任人:市政府法制办沈彦纯
协办单位: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县(市)区政府,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派出机构
五、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分管领导:王晓光
协管领导:和少柏
46.外引内联,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引进大型商贸企业2—3家。
47.继续抓好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改造,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发展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活跃城乡市场流通。
48.以官渡金马—阿拉现代物流中心、呈贡国际现代物流中心、空港物流园区和安宁重要生产资料及磷煤化工产品物流园区为重点,促进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和专业化物流服务网络建设。
49.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构筑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物流核心圈。
50.认真落实促进生产、保障供给的各项措施,着力保证粮食、肉类和食用植物油等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应。
51.建立生活必需品和成品油等重要生产资料储备制度,加强对食品、药品、油品等重要商品的市场监测、管理和价格报告、预测,建立预警机制和调处预案,保持物价稳定。
52.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国际软件外包服务。大力发展会计、咨询、设计、创意、律师、知识产权、信用管理等商务服务业。
主办单位及责任人:市商务局王光中
协办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经委、市粮食局、市投资促进局、市规划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信息产业办公室、市政府会展办、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呈贡新城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
53.做好港澳台侨和外事工作,巩固友城关系,缔结3个国外友城。
54.邀请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外驻华使馆商务参赞、领事馆领事到昆明考察,推荐招商引资项目,争取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昆明。
主办单位及责任人:市外侨办徐小川
协办单位: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县(市)区政府
六、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实现工业发展新突破
分管领导:李文荣
协管领导:罗朝峰
55.万元gdp能耗下降4%以上。
56.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决定》、《关于贯彻高新区、经开区管理条例实施意见》,推进园区实体化。
57.加快实施园区基础设施两年突破工程,引导新建项目和企业向工业集聚区集中,集聚区外原则上不再安排工业项目。扩展提升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加强七个省级工业园区和五个市级特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58.抓住全省扶持40个工业强县的机遇,扶持培育一批特色经济突出的工业强县。
59.以中央、省属大企业落地项目为主,争取竣工投产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0个,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0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
60.加快昆明出口加工区、昆明机床产业基地、国家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昆明产业基地、云南深圳工业园项目实施进度,推进信息产业基地、光电子产业基地、云南电力装备产业基地、云内动力工业园等大项目开发建设。
61.非公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实行公平待遇政策,凡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新办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平等享受园区优惠政策。在资源配置上对非公企业给予倾斜。落实好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强信用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注册资本5亿元的股份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62.把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充分用好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工业领域。强化协调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支持中央、省属驻昆企业做大做强,今年投资352亿元的27个大项目要全部开工。建立企业家培育机制和激励机制。
63.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对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关停;对限制类企业,分期分批进行淘汰;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的生产企业实行停产整顿,限期达标。
64.搞好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抓好年综合耗能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