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0. 你也做一回小作者,向失学的同学献爱心,把你的零用钱汇给他们,你会填写汇款单吗?先用铅笔在书中的汇款单上练习填一填。11. 同桌互相看看对方填得怎么样,大家讨论讨论应该怎样填。12. 老师评点。二学习“能说会道”1. 自由读引导语。2. 默读。你明白了这道题的要求吗?3. 想一想你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事。对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4. 四人小组先练习说一说。要求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听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让讲述人讲得再具体一些;也可以对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讨论;还可以评议一下讲述人的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洪亮,说话是否流利等。5. 指名说。评一评讲述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笔下生辉”。1. 读内容,明确写话要求。2. 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先自己准备一下,再指名说说。3. 仔细观察每幅图,想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正在干什
三年级上册语文科教案(第5-6单元),标签: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67jx.com10. 你也做一回小作者,向失学的同学献爱心,把你的零用钱汇给他们,你会填写汇款单吗?先用铅笔在书中的汇款单上练习填一填。
11. 同桌互相看看对方填得怎么样,大家讨论讨论应该怎样填。
12. 老师评点。
二学习“能说会道”
1. 自由读引导语。
2. 默读。你明白了这道题的要求吗?
3. 想一想你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事。对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
4. 四人小组先练习说一说。要求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听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让讲述人讲得再具体一些;也可以对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讨论;还可以评议一下讲述人的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洪亮,说话是否流利等。
5. 指名说。评一评讲述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
1. 读内容,明确写话要求。
2. 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先自己准备一下,再指名说说。
3. 仔细观察每幅图,想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正在干什么。
4. 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每幅图的内容。
5. 面向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6.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注意这四幅图的内容要衔接
21、 群众也在淋雨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14个字。
2.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时间:2-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是谁吗?周恩来总理是一位深受我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好总理,也是国际上很有影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这位伟大人物的一个感人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音和字典把生字读准确。
3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4.指导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默读课文,试提问题
1.提出问题,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
2.交流问题。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1)什么叫“元首”
(2)周总理的右臂是怎么负伤的?
(3)周总理为什么不抬起左手?
(4)周总理为什么不让工作人员为他撑伞?……(1)
3.解决问题。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提出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归类指导:“陪、祥、伤”要注意左大右小,“集、慈”笔画较多,要注意写得紧凑一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2.指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重点,深入体会。
1.出示课后思考题:
①欢送外宾时,大雨突然倾盆而下,周总理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外宾的飞机起飞后,周总理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根据思考题,默读课文,并划出有关句子。
3.讨论交流。
交流问题①
⑴学生回答怎么做,出示有关句子:
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收致意。
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⑵对“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彬彬有礼、轻轻地、谢绝、.群众也在淋雨”等词句,体会周总理爱国的情怀、文雅的风貌和礼貌待人的亲切态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