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范文网教育教学职业教育×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正文

×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10-10 22:31:32]   来源:http://www.67jx.com  职业教育   阅读:8717

概要:3、大胆开拓市场,全力服务“三农”学校瞄准城乡市场需求,大胆开拓市场,实行校企合作,“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加大“为农服务,替农牛┲赂弧钡墓ぷ髁χ龋罅κ凳└幻袂肯毓こ蹋贫萍既牖в刈⑴┐澹橄蹬┟瘢寡6韵赜蚺┮挡档墓毕茁蚀锏搅?0%以上。同时,学校还大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充分发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的龙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优势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20**年2月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培训各类技工2520人,其中农民工1669人,高级技工328人,中级技工758人;共有2380被输送到沿海大中型企业务工就业,其中126人竞争到了管理人员岗位。据统计,经培训后的务工人员工资水平较培训前的700元左右上升到了1200元左右,有力促进了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同步攀升。三、实现三个对接,促进跨越发展现实表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和规模,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村

×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标签:职业教育论文,职业教育研究,http://www.67jx.com
3、大胆开拓市场,全力服务“三农”
学校瞄准城乡市场需求,大胆开拓市场,实行校企合作,“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加大“为农服务,替农牛┲赂弧钡墓ぷ髁χ龋罅κ凳└幻袂肯毓こ蹋贫萍既牖в刈⑴┐澹橄蹬┟瘢寡6韵赜蚺┮挡档墓毕茁蚀锏搅?0%以上。同时,学校还大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充分发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的龙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优势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20**年2月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培训各类技工2520人,其中农民工1669人,高级技工328人,中级技工758人;共有2380被输送到沿海大中型企业务工就业,其中126人竞争到了管理人员岗位。据统计,经培训后的务工人员工资水平较培训前的700元左右上升到了1200元左右,有力促进了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同步攀升。
三、实现三个对接,促进跨越发展
现实表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和规模,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近年,学校不断强化职业教育 功能,以全县农民工转移培训为已任,充分发挥体系优势,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实行技术培训与农民工转移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就业相结合、农业技术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成功实施“三个对接”,促进了学校跨越发展。
1、与市场需求对接,拓宽渠道谋跨越
学校将职业教育同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准确定位,主动适应市场,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构建了面向省内外的人才信息网络,通过计算机网络、各种传媒和就业服务站等渠道,分析市场需求,把握人才供需新情况、新趋势,主动面向市场办学;同全国19个省、市、地区签订了用人协议,就业安置渠道畅通,就业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同时,学校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已逐步形成畜牧兽医、电子、机械、计算机应用等骨干专业群,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现。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十分抢手,供不应求,就业录用率在95%以上。
2、与产业结构对接,真抓实干求跨越
国家产业的发展与地方产业结构 的调整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 必须要培养出实用的人才,才能在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调整中充分发挥作用。职中利用学校作为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 示范点的强势 ,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南江黄羊新品系选育项目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加大“学校加基地联大户带农户”的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实施“农业科技入户”,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依靠校外10多个生猪、黄羊养殖示范基地和8个科技服务挂联村等实训基地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据统计,目前遍布全县的畜牧兽医人员、农村种养大户和饲料经销人员,90%以上都是小河职中的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
3、与高校专业对接,提升质量促跨越
现代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充分融合,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使得靠质量求生存、靠质量促跨越成为了一种务实之需。学校立足南江的畜牧资源 优势和南江黄羊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学校的国家示范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重、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共享、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融的办学 格局。先后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联轨,建立起了递进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攀升,已先后对口向高校输送毕业生1300多人,培养各类专业实用人才3000多人;高考连续五年获……市职教类第一名,仅20**年职教本科上线人数就达52人,占全县职教本科上线人数的86%。
整合优势谋发展,三个对接促跨越。小河职业中学已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由数量型转向规模效益型的成功办学之路:省重点职业中学、“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劳务扶贫先进示范基地”、“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先进单位”……成绩和荣誉只代表过去,学校还将继续发扬成绩,振奋精神,进一步面向市场,寻求机遇,扎实工作,发挥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和省劳务培育示范基地的骨干、示范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论文,职业教育研究教育教学 - 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