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江苏省淮安市2009年5月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
- 下载类型:高考历史试卷
- 授权方式:免费版
- 更新时间:10 22:54:01
- 下载要求:无需注册
- 下载次数:6934次
- 语言简体中文
- 大小:555 KB
- 推荐度:3 星级
《江苏省淮安市2009年5月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下载简介
标签:高考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历史知识点,
淮安市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卷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2.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3.唐朝时“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与此观念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摘自1853年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文中的“革命”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十月革命 5.下列图片直接反映的信息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C.近代企业在中国的出现 ..., 大小:555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