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这首词,题为丙子送春,实当宋恭帝赵显德祐二年(1276)的春天。这时元兵迫临安,宋帝奉表请降。三月,元以宋帝、太后等北行。南宋实际上是亡了。五月陆秀夫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改元景炎。但不久,赵昰于景炎三年(1278)四月死于碙洲。卫王赵昺即位。改元祥兴。次年二月,元兵攻崖山,陆秀夫负帝昺投海死。从此,元统一了中国。词,题为送春,实写亡国之痛。以春喻国,不露痕迹,哀惋无穷。词分三片,片片以送春发端,大声疾呼,喝人猛省。皆系以重笔出之。首片突兀而起,以下则回环曲折。“春去人间无路”,紧接“秋千外”三句,呈现了一片迷离景色,伤心别离。“依依”句,陡顿一提,“漫忆”四句,则一泻下来,叹息昔日繁华,而今安在!这是写春之初去,有景有情,情景交织
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标签:毛泽东诗词赏析,诗词赏析,http://www.67jx.com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这首词,题为丙子送春,实当宋恭帝赵显德祐二年(1276)的春天。这时元兵迫临安,宋帝奉表请降。三月,元以宋帝、太后等北行。南宋实际上是亡了。五月陆秀夫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改元景炎。但不久,赵昰于景炎三年(1278)四月死于碙洲。卫王赵昺即位。改元祥兴。次年二月,元兵攻崖山,陆秀夫负帝昺投海死。从此,元统一了中国。
词,题为送春,实写亡国之痛。以春喻国,不露痕迹,哀惋无穷。词分三片,片片以送春发端,大声疾呼,喝人猛省。皆系以重笔出之。
首片突兀而起,以下则回环曲折。“春去人间无路”,紧接“秋千外”三句,呈现了一片迷离景色,伤心别离。“依依”句,陡顿一提,“漫忆”四句,则一泻下来,叹息昔日繁华,而今安在!这是写春之初去,有景有情,情景交织。
二片,加深描绘春去,更以“最谁苦”发问,但不直接回答,而以雁燕、杜鹃等鸟的遭遇铺写开来。一“想”字贯下,用金铜仙人辞汉典故,以汉喻宋,此时此景此情,不待明言,而已显示亡国之痛。词系从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化来,但以长短句出之,乃更顿挫生姿,声响动人。“斜日未能度”,似急煞车,又像敲重槌,景中寓情,情极凝重。
三片,三设问,问春“尚来否”,似痴似绝。春可再来,国亡无矣。这是明知故问,问而不答。但写了历史上人物之最伤离别、感叹身世的江淹、庾信,又描绘了当时苏堤的整日风雨。一史实,一景色,纵横交错,哀怨之至。“叹神游”二句,又紧从上三句作转语,系回忆往事,愈觉伤心。末结以人生流落之可悲。“顾孺子,共夜语。”说什么呢?刘辰翁素以不甘屈辱为怀,这一与孺子夜话,其情虽苦,其辞也哀,其希望当未断绝,是有期于来者的。
这首词,总的说来,真是“‘送春去’二句悲绝;‘春去,最谁苦’四句凄清,何减夜猿;下片悠扬悱恻,即以为《小雅》、楚骚可也。”(卓人月《词统》)“题是送春,词是悲宋。曲折说来,有多少眼泪。”刘辰翁是以比兴手法,寓亡国无家之痛。他的这首词是具有丰富现实意义的。(金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