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之年,我乡将按照乡党委确定的“123”工作思路(即突破一大瓶颈,打造两大亮点,着力三大转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把灵岩建成永兴河上游的天然水塔,xx县的特色农业示范区、xx市烟叶第一乡、川渝边陲地带的物流通道”的奋斗目标。 全面完xx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促使灵岩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标,20**年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关注农村,做特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农业富民战略,以助农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题,切实加大“三农”投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一)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着力建设李家嘴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依托原有产业基础,重点突出产业发展主题,进一步抓好基地建设,发展养殖大户,年出栏畜禽5万只;整治农村环境,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净化人居环境;加大对农民培训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好活动阵地,提高村社干部素质,进一步推进依法治
乡委会、乡政府年度工作要点,标签:销售工作计划,教师教学工作计划,http://www.67jx.com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之年,我乡将按照乡党委确定的“123”工作思路(即突破一大瓶颈,打造两大亮点,着力三大转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把灵岩建成永兴河上游的天然水塔,xx县的特色农业示范区、xx市烟叶第一乡、川渝边陲地带的物流通道”的奋斗目标。 全面完xx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促使灵岩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标,20**年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关注农村,做特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农业富民战略,以助农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题,切实加大“三农”投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一)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着力建设李家嘴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依托原有产业基础,重点突出产业发展主题,进一步抓好基地建设,发展养殖大户,年出栏畜禽5万只;整治农村环境,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净化人居环境;加大对农民培训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好活动阵地,提高村社干部素质,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村、民主管村。其余村(社区)按照“二十字”方针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稳定粮食生产。养殖业方面:重点发展生猪、肉牛、波尔山羊、家禽、水产等项目, 努力改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进入我乡,力争引进1—2户上档次的养殖大户,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全乡大力发展肉猪产业,实现生猪存栏达2500头,肉猪存栏达2000余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做好畜禽防疫工作,确保畜禽安全。种植业方面:重点抓好烟叶、中药材等传导优势特色项目;加强退耕还林地和天然林补植工作,积极发展油橄榄 亩。三是要进一步抓好农业科技推广,依靠科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完善乡、村科技推广体系,大力普及农村适用技术。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山、水、田、林、路、气综合治理,以农田水利、沼汽、红层找水和通村公路等项目建设为依托,完善农村基础设。改造村级公路 公里。维修整治山平塘、水渠、 “人饮”工程建设,解决人畜饮水难问题,,增强抗旱能力。开展农村卫生常识宣传,培育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引导农民实施改路、改水、改灶、改厨、改房,使村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引导农民树立环保意识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膜、农药,推广畜禽规模养殖、相对集中饲养等方式,做到人与畜禽分离。
(四)提升农民素质,打造劳务品牌。经常开展法律知识、市场经营管理知识、劳动技能及实用农业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就业能力。20**年计划输出农民工 人。建立详细的劳动档案,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扩大输出范围。加大农民工工会建设,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
(五)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大力推进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规范党务、财务、村务公开。
二、壮大集镇,科学规划,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集镇建设步伐。合理规划集镇功能区和产业,优化集镇的区域空间布局,强化集镇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大集镇规模,不断增加场镇非农业人口,努力构建城镇化发展的经济支撑体系。奋力实现集镇的绿化、美化、净化。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建好客运汽车站,努力做好硬化灵——分公路的各种前期准备工作,畅通开江与xx县交通屏障,同时也要加大对其他村级公路的维护和硬化。
三、科学发展,全面进步,大力推进和谐灵岩建设。
(一)发展教育事业,加快科技进步。进一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救助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为100%,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认真实施好“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责任制”, 深入实施“科教兴乡”战略,推动科技知识在农村全面推广应用。
(二)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重大疫病、疾病防控和监督体系建设,健全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完善医疗配套设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切实解决村民看病就医难问题,提高全民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