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推进“十大建设”,实现我镇跃升发展的关键年。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十大建设”,围绕“富民强镇促和谐”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真抓实干,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新的跨越。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工农业总产值达1.7069亿,同比增长8.5%,其中工业总产值达5171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7万元,同比增长8%;地方级财政收入360万元,增长21%;人均纯收入4635元,同比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一、以镇村增收为目标,拓展发展空间做大特色种养。按照“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烟叶生产,确保完xx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种植任务。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搞好示范种植,强化县中药材协会和镇药材合作社的服务带动功能,拓宽农民增收
镇党委工作要点,标签:销售工作计划,教师教学工作计划,http://www.67jx.com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推进“十大建设”,实现我镇跃升发展的关键年。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十大建设”,围绕“富民强镇促和谐”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真抓实干,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新的跨越。
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工农业总产值达1.7069亿,同比增长8.5%,其中工业总产值达5171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7万元,同比增长8%;地方级财政收入360万元,增长21%;人均纯收入4635元,同比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一、以镇村增收为目标,拓展发展空间
做大特色种养。按照“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烟叶生产,确保完xx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种植任务。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搞好示范种植,强化县中药材协会和镇药材合作社的服务带动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无公害茶园改造力度,抓好茶叶精制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对种养大户的扶持力度。
突出招商引资。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储备与开发,完善项目工作激励机制,依托工业园区,采取各种措施,发挥每个干部职工的优势以及止马籍在外经商成功人士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招商引资新的突破,做大工商税收。要确保艺力水晶制品项目早注册、早开工,并做好跟踪服务,进而引进关联企业或其它项目。打破我镇经济模式单一、仅靠烟叶一条腿走路、缺乏后劲无保障的困局。积极做好镇现有企业的服务、协调工作,优化发展环境。主动加强对上联系沟通,积极争取省、市、县项目资金,为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拓展边贸经济。依托出闽入赣交通要道及靠近京福高速公路黎川互通口的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和交通物流业,繁荣边界贸易,建设区域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进一步做好物流配送,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安全放心的便捷服务。
发展劳务经济。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加快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培训310人,劳务转移550人,促进“打工经济”健康发展。加强与劳动就业保障等部门的联系,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利,并做好宣传、联系工作,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二、以中心村镇建设为依托,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挥典型示范带动。结合新农村建设年度规划,做好白门楼村的中心村镇建设工作,按照新颖美观、配套完善、超前适用的要求,认真规划连片30户以上的中心村镇建设示范点;做好岛石村省级新农村试点村的申报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继续抓好农业综合开发、耕地整理、烟田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继续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水毁工程修复工作。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农机具和农机化新技术,扩大农业机械化覆盖面。
加大镇村环境改造。积极争取杭止线路面改造项目。实施镇区改造工程,重点建设客运站,改造镇区路面,整治农贸市场,做到摊点归位,墟场归市,车辆归站,逐步实现镇区环境“净化、亮化、美化”。加快“六通工程”建设步伐,逐步实施自然村道路硬化、卫生饮用水项目建设。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加大沼气池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继续实施非规划林地造林和村庄风景林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以各项改革为抓手,增强发展活力
探索改革思路。进一步探索农村“八大员”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农田设施、小型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养并重”管护体制改革。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三农”信贷支持力度。强化农村“三资”管理,继续清理核实村级债务,有步骤地开展化解债务试点工作。
巩固改革成果。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继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殡葬改革步伐,加大公墓建设力度,倡导文明殡葬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提高农村火化率和骨灰入公墓率。
www.67jx.com
四、以民生民心为根本,构建和谐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