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秋种前,土肥站在全市范围内取土样4000个,建立了测土施肥卡,将化验结果和配方反馈给农民,推广测土、配方、供肥一条龙施肥技术,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减少农民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的发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全市推广面积95万亩,土壤肥力得到改善,促进了小麦高产稳产。同时还大力推广了秸秆还田技术,在夏季小麦高留茬的基础上,推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70多万亩,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起到重要作用。小麦生长后期“一喷三防”技术。针对今年春季持续低温天气导致小麦抽穗、开花期较常年同期普遍推迟的实际,我们及时提出了“一喷三防”措施。“一喷三防” 就是将杀虫剂、杀菌剂以及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混合起来进行喷施。搞好“一喷三防”是小麦后期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等的关键措施,能够达到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危害、延缓衰老、提高粒重等多重效果。今年各镇(处)把“一喷三防”作为后期管理的重点措施大力推广,全市推广面积130多万亩,对提高粒重起到了积极作用。(三)高产创建示范带动,成效显著20**年以来,我市通过集成、展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使粮油高
2017年小麦生产技术总结,标签:农村小学工作总结,农村民政工作总结,http://www.67jx.com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秋种前,土肥站在全市范围内取土样4000个,建立了测土施肥卡,将化验结果和配方反馈给农民,推广测土、配方、供肥一条龙施肥技术,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减少农民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的发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全市推广面积95万亩,土壤肥力得到改善,促进了小麦高产稳产。同时还大力推广了秸秆还田技术,在夏季小麦高留茬的基础上,推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70多万亩,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起到重要作用。
小麦生长后期“一喷三防”技术。针对今年春季持续低温天气导致小麦抽穗、开花期较常年同期普遍推迟的实际,我们及时提出了“一喷三防”措施。“一喷三防” 就是将杀虫剂、杀菌剂以及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混合起来进行喷施。搞好“一喷三防”是小麦后期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等的关键措施,能够达到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危害、延缓衰老、提高粒重等多重效果。今年各镇(处)把“一喷三防”作为后期管理的重点措施大力推广,全市推广面积130多万亩,对提高粒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高产创建示范带动,成效显著
20**年以来,我市通过集成、展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使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成为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载体。今年我市承担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 4个,分别落实在蓼兰、崔家集、万家、白埠镇;同时还承担了XX市农委20**年粮油高产创建(整建制镇)。在高产创建中突出技术集成,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通过攻关田建设,树立典型,示范展示,整建制推动,促进平衡增产,高产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麦收前,我们组织有关镇技术人员对4个万亩高产示范片小麦进行了理论产量初测。蓼兰万亩示范片平均亩穗数46.7万,穗粒数36.4粒,千粒重42克,平均亩产606.9公斤。其中在蒲家村安排的100亩核心示范方,平均亩产656.9公斤;10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679.3公斤;蓼兰镇整建制 54072亩小麦,平均亩穗数43.01万,穗粒数36.73粒,千粒重41.12g,平均亩产达552.1kg;比前三年平均亩产497.3公斤亩增 54.8kg,增产11%。崔家集万亩示范片平均亩穗数40.3万,穗粒数44.6粒,预计千粒重40克,平均亩产611.1公斤;100亩核心示范方、 10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52公斤、674.8公斤。万家镇万亩示范片平均亩穗数47.5万,穗粒数38.3粒,预计千粒重39克,平均亩产 602.9公斤;100亩核心示范方、10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33.5公斤、663.1公斤。白埠镇万亩示范片平均亩穗数46.84万,穗粒数37.5粒,预计千粒重40.5克,平均亩产604.7公斤;100亩核心示范方、10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55公斤、666.9公斤。
6月20日,XX省农业厅委托XX市农委邀请有关专家对XX市高产创建示范田进行了产量复测验收,“十、百、万”高产创建示范田复测亩产与初测亩产相差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承认初测结果有效。6月26日XX市农委组织有关专家,对小麦整建制高产创建镇蓼兰镇百亩高产示范方抽取其中3.37亩实打,平均亩产 639公斤。验收组认为XX市实施的高产创建项目,认真执行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工作,资料齐全,数据翔实,达到了农业部、省、市高产创建工作要求和产量指标。
通过建立万亩高产示范片、百亩核心示范方、十亩高产攻关田,辐射带动周边村镇的小麦生产,利用示范点观摩、印发宣传资料、电台电视台、江北(平度)农业信息网,大力宣传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利用科技示范户,以户带户,以户带村,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15万亩辐射带动田平均亩产达到558.1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36.1公斤,增产幅度6.9%。
4、技术培训、指导到位,科技水平提高
为及时准确地将各项技术传送到镇处、村庄和农户,使农民熟悉和掌握小麦高产栽培新技术,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积极有效地开展科技培训,拓宽了培训渠道,延伸了服务链条,为高产创建活动提供了技术保障。20**年秋种前,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秋种工作大会,进行了秋种讲课;先后印发了《XX市小麦秋种技术意见》、《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等技术材料,以XX市农业局文件的形式发送到各个镇处,便于镇处农业科技人员有的放矢地进行技术宣传和指导;针对冬前苗情,举办了春季麦田管理培训班,加强了春季麦田管理,促进了苗情转化升级;在平度电视台《科技服务》栏目举办2场小麦高产技术讲座,扩大了培训层面;先后组织科技下乡4次,发放《平度农业》报纸和科技明白纸10000余份、科技光盘400多张、技术挂图500多张、科技书籍400多册;到镇村举办科技培训班30余场次,培训人数5000人次,基本达到一户一张明白纸,一户一个明白人;深入田间地头检查指导30余次;市、镇两级农业科技人员每人固定2个科技带头户作为常年的科技联户对象,通过现场指导、电话解答等形式及时快速地为种植大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疑难,较好地解决了科技“断层”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核心示范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我们及时组织各镇开展小麦高产攻关观摩活动,先后组织镇村干部、科技示范户现场观摩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点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