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农业信息工作取得新成效。围绕宣传政策、落实措施、生产发展等方面,共报送农业综合信息1388条,被各级采用544条。三是以“农信通”为载体,共发布农业短信1548条,推进了农业信息入户工作。合作制作“珠源大地”电视专题8期,农业工作宣传力度明显加大,宣传渠道进一步拓宽。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开展上传视频文件试点工作,各县网页视频文件陆续上传,“数字乡村”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各地通过已建成的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发布本地产业、特色产品等信息,宣传了产业发展,提供了供求信息,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流通渠道,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七)依法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加强农资监管。开展农资打假行动,查获假劣农药7.3吨,查处违法种子30130公斤,查获假劣肥料454.6吨,立案查处132件,挽回经济损失百万元。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识别假劣农资、科学使用农资等有关知识。启动“12316”农业公益投诉电话试点工作,做好毒鼠强和高度高残留农药的监管工作。二
农业局20**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标签:学生会部门工作总结,部门工作总结范文,http://www.67jx.com农业信息工作取得新成效。围绕宣传政策、落实措施、生产发展等方面,共报送农业综合信息1388条,被各级采用544条。三是以“农信通”为载体,共发布农业短信1548条,推进了农业信息入户工作。合作制作“珠源大地”电视专题8期,农业工作宣传力度明显加大,宣传渠道进一步拓宽。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开展上传视频文件试点工作,各县网页视频文件陆续上传,“数字乡村”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各地通过已建成的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发布本地产业、特色产品等信息,宣传了产业发展,提供了供求信息,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流通渠道,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七)依法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加强农资监管。开展农资打假行动,查获假劣农药7.3吨,查处违法种子30130公斤,查获假劣肥料454.6吨,立案查处132件,挽回经济损失百万元。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识别假劣农资、科学使用农资等有关知识。启动“12316”农业公益投诉电话试点工作,做好毒鼠强和高度高残留农药的监管工作。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工作,对蔬菜基地、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及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抽样监测、不定期抽检,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指标以内。三是加强渔政执法管理。认真查处渔业污染事故。受理并妥善处理了渔业污染案件15起,维护了渔民利益。开展渔业安全生产百日督察专项行动,加强渔业船舶监管,保障渔业安全生产。四是加强农机监理。培训了46名农机执法人员和32758名农机从业人员,加大了农机年检工作力度,开展了安全生产百日督查、农机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农机安全示范”、“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了农机安全大检查、农机监理执法检查。农机事故率、重伤率、死亡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范围内。五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开展了稻飞虱、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监测,共发布病虫害简报69期,完成100万亩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任务。完成植物及植物产品调运检疫1560批次,18 万吨,产地检疫20.56万吨。六是农业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沼气池建设完成4861户,占13.8%。组织申报20**年度“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26424户,乡村服务网点80个,联户沼气池3个,大型沼气池建设项目6个。完成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农业外来入侵生物调查、农产品产地安全质量状况及产地周边重点污染源展开调查,在全省率先完成农业源的普查。
www.67jx.com
(八)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农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工作,各试点单位把科技人员的工资、奖励、职称与产业发展挂钩,通过明确职责,考核奖惩,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制定了XX市农业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方案,召开了全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和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和专题报告会。领导干部撰写心得体会64篇,全局职工广泛参与学习讨论,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新的理解新的认识。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有声有色。在全市率先制定了《XX市农业局服务承诺制》等七项制度,受理服务承诺事项811件,限时办结757件,限时办结率 100%,首问首办104件,转职能部门办理数51件,首问首办率100%。全局问责为零,投诉为零。服务态度,服务质量都得到较大提高。
一年来,农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脆弱,农田水利化程度依然较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不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机制不健全;二是农业科技的投入与支撑现代农业的需求不相适应,科研条件总体较差,科技推广和科技培训经费缺口仍然较大;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全市优势特色产业综合竞争力不高,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偏少,总体带动能力较弱,农产品加工科技含量较低,精深加工发展滞后,产业链较短,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获得的实惠不多;四是农村劳动力务农的本领不高,生产的规模不大,效益增加不够多。
二、20**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突出“主导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大”,进一步夯实基础保安全,优化布局调结构,强推科技抓示范,粮经并举促增收,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