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目标任务: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30万亩,比去年增1.2%;力争粮食总产达到23.6亿公斤,比去年增4.7%,产值46亿元(其中:夏粮面积208万亩,产量3.35亿公斤;秋粮面积622万亩,产量20.25亿公斤)。油料85万亩,产量1.2亿公斤以上。农业特色产业298万亩,产值58亿元(其中:蔬菜185万亩,蚕桑27万亩,魔芋19万亩,中药材17万亩,花卉22万亩,水产养殖28万亩)。水果33万亩,产值2亿元以上。全年农业总产值 106亿元,增14.5%,来自种植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元以上。 全市新增农机动力1460万瓦特,农机作业面积210万亩,农机事故“三率”严格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内。全市力争培育10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个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2%以上;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增10亿元,人均工资性收入增80元以上。农村承包土地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逐步建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日益扩大;农民负担监督
农业局20**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标签:学生会部门工作总结,部门工作总结范文,http://www.67jx.com目标任务: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30万亩,比去年增1.2%;力争粮食总产达到23.6亿公斤,比去年增4.7%,产值46亿元(其中:夏粮面积208万亩,产量3.35亿公斤;秋粮面积622万亩,产量20.25亿公斤)。油料85万亩,产量1.2亿公斤以上。农业特色产业298万亩,产值58亿元(其中:蔬菜185万亩,蚕桑27万亩,魔芋19万亩,中药材17万亩,花卉22万亩,水产养殖28万亩)。水果33万亩,产值2亿元以上。全年农业总产值 106亿元,增14.5%,来自种植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元以上。
全市新增农机动力1460万瓦特,农机作业面积210万亩,农机事故“三率”严格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内。
全市力争培育10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个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2%以上;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增10亿元,人均工资性收入增80元以上。
农村承包土地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逐步建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日益扩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明显加强,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基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逐步推行。
(一)高度重视粮油生产
1.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通过大力推广粮食间作套种、生物多样性栽培等措施扩大复种指数,20**年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间作套种面积320万亩。
2.认真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经作物单产水平。全市农业系统要紧紧围绕高产创建活动“三个一”工程(一亩立标、十亩攻关、百亩展示)的要求,根据资源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分作物、分品种举办各级各类高产示范样板,做到各级有样板,每个产业有样板,辐射带动大面积主要粮经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
3.着力提高科技与产业配套水平。一要以优良品种和组装集成配套技术为核心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二要以农机应用为重点大力推广农机农艺措施集成配套;三要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为动力大力推广科技人员的工作绩效奖惩配套。
水稻重点推广优质稻及“一增四推”配套技术(增有效穗,推钵盘育秧、精确定量、双行条栽、统防统治);玉米重点推广种子包衣,地膜覆盖及“一增四改”配套技术(增密度、改耐密品种、改种植方式、改覆盖方法、改定向精量条播);马铃薯重点推广高垄双行、免耕覆盖栽培、间作套种植及“一种一病”技术(脱毒种薯、晚疫病防治);麦类重点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啤饲大麦及“一精二推”技术(精量播种,氮肥后移、宽窄行栽培);油菜重点推广宽窄行栽培及“一种三推”配套技术(优质“双低”高油品种,推育苗移栽、增施锌硼肥、喷施多效唑)等节本增效技术,把主导品种推广到村入户,主推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提高农业新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
(二)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步伐
按照发展“十大特色产业”的规划,培育“十大特色种养基地”的要求,重点加快优质蔬菜、蚕桑、魔芋、花卉、中药材、水产等优势产业生产基地建设。
蔬菜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夏秋和早春反季节叶类蔬菜、瓜果类蔬菜、耐运输外运蔬菜、名优特稀蔬菜和供港蔬菜生产基地,优化适销对路蔬菜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广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技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蚕桑产业以建基地,抓质量,树品牌,强链条为重点,建立和完善蚕种储备制度,大力推广桑田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蚕桑产业竞争力。
中药材产业重点发展有市场、产销对接的中药材品种,抓好丰产示范基地建设,规范化移栽、合理施肥密植和丰产示范基地建设。
魔芋产业在适宜区要加快发展速度,扩大种植规模,力争今年新发展3万亩以上。
花卉产业以工业用原料花卉以万寿菊为重点,着力提高鲜花单产,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技术,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水产业以“提高品质,发展加工,扩大出口”为重点,加快优势水产品基地建设,推行健康养殖技术和方式,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普及推广良种良法和池塘标准化、规模化改造,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突出提升水产品档次,重点发展库区养殖,提高水产品深加工能力和保鲜运输能力。
www.67jx.com
(三)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依托项目带动,加快基地建设,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中介组织,真正实现两个新突破两个新发展:在标准化生产上要有新突破;在推进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上要有新突破;在专业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上要有新发展;在科技与产业配套、基地与企业配套、生产与加工配套,提高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上有新发展;一要强化龙头带动,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提高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全市力争培育10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个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2%以上;二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合理流转土地,实现在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上有新突破;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好高稳产农田建设和粮食安全综合示范区建设、农村国债沼气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建设项目,改善农业基础条件;要认真落实农机购机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发展壮大农机拥有率,提高农业装备条件,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三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深入开展“一村一品”创评活动。各地要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突出产业特色,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四是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根据市场需求,围绕优势产业带建设,创建国家、省级无公害绿色产品和出口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加大产品推介力度,引导市内企业和外地名牌企业嫁接合作,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开发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创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