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三、围绕“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江宁”,司法行政服务大局职能得到全面提升在狠抓重点工作的同时,我们结合全区工作大局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部署,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以重点带全面,抓好其他业务工作,促进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面提升。一是结合司法行政职能,进一步推进“双创”活动开展。召开了平安和法治创建工作推进会,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贯彻江宁区〈20**年法治江宁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分解〉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落实法治建设为民办实事工作的实施方案》,促进了司法行政系统参与“双创”活动的有序开展。二是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水平。在对行政执法责任制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推进行政权力事项流程梳理工作,努力建立完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促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按照我局行政执法责任制汇编的具体行政行为,结合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的具体要求和网上公示项目,对我局行政权力事项流程进行了确认,按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其他行政行为对各项行政权力行为进行分类整理。对每一项行政权力事项,确定好申请、受理、办理、初审、复核、审定、反馈等各个环节,每
2017年司法局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计划,标签:工作总结范文,年度工作总结,http://www.67jx.com三、围绕“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江宁”,司法行政服务大局职能得到全面提升
在狠抓重点工作的同时,我们结合全区工作大局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部署,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以重点带全面,抓好其他业务工作,促进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面提升。一是结合司法行政职能,进一步推进“双创”活动开展。召开了平安和法治创建工作推进会,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贯彻江宁区〈20**年法治江宁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分解〉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落实法治建设为民办实事工作的实施方案》,促进了司法行政系统参与“双创”活动的有序开展。二是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水平。在对行政执法责任制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推进行政权力事项流程梳理工作,努力建立完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促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按照我局行政执法责任制汇编的具体行政行为,结合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的具体要求和网上公示项目,对我局行政权力事项流程进行了确认,按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其他行政行为对各项行政权力行为进行分类整理。对每一项行政权力事项,确定好申请、受理、办理、初审、复核、审定、反馈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明确具体的工作岗位、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和工作职责以及具体工作要求,并及时通过网络、媒体、公示栏向社会公开,向群众公开。通过行政执法责任制梳理和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全系统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其经验在省、市司法行政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大会交流。三是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通过担任政府、机关部门、企业单位和社区(行政村)的法律顾问,参与重点经济项目、重大工程建设、征地拆迁、政府信访接待、大调解等重大活动,为政府行为提供顾问、咨询、代理、公证等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促进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在坚持律师“周三”参与区政府信访接待工作的情况下,又组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所在镇街“周三”政府信访接待工作,促进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引导群众依法信访、文明信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目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开展接待48场次,解答各类法律问题105件,其中法律咨询76件、息诉 3件、代转其他有关部门26件,及时妥善化解了一些矛盾。同时,对所有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进行财务审计,健全制度,强化内部运行机制,并将已通过 20**年度注册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向区人大、区委政法委、区政法系统各部门、各镇、街道等单位予以公告,加强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社会监督。
今年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薄弱环节,全系统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各项业务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工作的推进力度还需进一步强化。2008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争创一流为动力,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大调解、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努力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推进城市法治化建设的能力,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队伍建设,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一、以“五五”普法规划为总揽,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营造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一是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公民尤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民主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尊重人权等民主法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形成崇尚宪法和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二是加强对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实现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等不同人群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强化普法实效。发挥普法基地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法治舆论氛围。同时,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以“大调解”为主体,加大维护稳定工作力度,营造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一是继续推进大调解工作。落实“大调解”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建立完善“大调解”组织、工作、制度、经费保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实现整体联动,并积极拓展大调解与有关部门的对接机制,充分发挥其预防、发现、控制、调处于一体的综合功能,注重大调解机制调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实效。二是继续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法律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强人民调解工作实效。三是继续推行社区矫正工作,提高罪犯教育和改造质量。不断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在加强执法的同时,探索社区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矫正模式,充分利用社区、高校、群众团体的资源优势,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措施,积极探索定位监控体系,确保矫正质量。四是继续强化帮教安置工作,控制和减少重新犯罪。按照“帮教安置组织规范化、安置市场化、帮教社会化、管理网络化”的思路,进一步推进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规律的研究,建立重新违法犯罪预警机制,做到苗头发现及时、管控措施到位、防范打击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