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范文网职能部门劳动就业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 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正文

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 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10-10 22:32:07]   来源:http://www.67jx.com  劳动就业   阅读:8456

概要:二是开展灵活多样办学方式。坚持农民受益、学校有利的原则,实行长、中、短期培训相结合,以中、短期培训为主,适应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大力开展1个星期左右的常识性引导型培训,增强农民寻找就业岗位的能力,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积极开展1月左右的熟练工的培训,结合学历教育开展1年以上高级工的培训,提高农民进城的择业竞争力。为适应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培训内容。根据各地劳务市场需求状况,开展了传统技术型、新兴产业型和现代服务型“三大类型”专业培训,同时立足当地优势,开展井巷爆破、纺织缝纫、电子装配和商标印刷等特色培训,不仅解决了本地劳务的就业,也推进了特色产业的壮大发展。三是积极引导各培训教育机构向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三位一体”的方向发展,实现招生、培训、就业、跟踪服务一体化。目前全县有5个培训学校经劳动部门批准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一些学校还设立了职业介绍部门。@@县职业技术高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已达10个工种,每年推荐就业近1000人,从该校毕业(结业)的学生(学员),就业率达98%。经过鉴定持证上岗的人员工

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 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标签: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http://www.67jx.com

二是开展灵活多样办学方式。坚持农民受益、学校有利的原则,实行长、中、短期培训相结合,以中、短期培训为主,适应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大力开展1个星期左右的常识性引导型培训,增强农民寻找就业岗位的能力,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积极开展1月左右的熟练工的培训,结合学历教育开展1年以上高级工的培训,提高农民进城的择业竞争力。为适应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培训内容。根据各地劳务市场需求状况,开展了传统技术型、新兴产业型和现代服务型“三大类型”专业培训,同时立足当地优势,开展井巷爆破、纺织缝纫、电子装配和商标印刷等特色培训,不仅解决了本地劳务的就业,也推进了特色产业的壮大发展。

三是积极引导各培训教育机构向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三位一体”的方向发展,实现招生、培训、就业、跟踪服务一体化。目前全县有5个培训学校经劳动部门批准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一些学校还设立了职业介绍部门。@@县职业技术高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已达10个工种,每年推荐就业近1000人,从该校毕业(结业)的学生(学员),就业率达98%。经过鉴定持证上岗的人员工资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如针对我县井巷劳务大规模输出却缺乏规范化管理,爆破人员队伍中持证上岗人员紧缺的实际,全县从20**年开始开展了3期井巷爆破人员培训,共培训人员150多名,经过培训后,这些劳务月工资收入从1000多元上涨到3000多元,翻了两倍。

三、建立引导转移与便民利民相结合的服务机制

我们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创新工作方式,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高效服务,促进农民进城务工和外出就业。

一是对外出农民,简化办事手续,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农村劳务办印发了“@@县农民外出务工指南”“@@县驻外机构联系一览表”和“@@县主要技能培训机构基本情况一览表”,张贴到村,方便农民外出求职和选择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劳动保障部门把农民培训与就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用工信息、求职指导、技能培训、鉴定考证、职业推介,以及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加强对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工作等方面积极为农民提供服务。县司法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县法律援助中心增加了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职责,并成立了“法之剑律师事务所外出(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站”。两年来专为农民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多件,受援农民工157人,为他们挽回和减少损失600多万元。全社会形成了一个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扩大农民就业群策群力的良好局面。

二是对进入本县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我们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探索出一条农民进的来,住的下的工作路子。对户籍制度实行重大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同时,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应改革与户籍制度紧密相连的劳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努力创造一个使城乡劳动力在就业、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以及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权利平等、机会均等的制度环境。在就业方面,取消各种准入条件,农民和市民享有平等就业的机会。在教育方面,进入本县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安排其子女就近入学,不收取任何附加费用。在社会生活方面,树立进城农民是“新的市民”的价值理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暂住人口”,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环境。到20**年全县就有4万多名农民进城落户,从“农民”转化为“市民”,他们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应享受的权利待遇与当地市民一视同仁。

四、建立异地输出与本地转移同步的就业机制

近年来,我县坚持本地与外地市场一起抓,不断扩大就业领域,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就业格局。

一方面,抓住发达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机遇,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和山海劳务协作,做好劳务异地输出。各乡镇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山海协作、招商引资的机会,想方设法参加沿海地区召开的各种劳务交流会,进行广泛的劳务交流和洽谈;定期同沿海发达城市举办人力资源招聘交流会、劳务供需见面会,有序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县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与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劳动力交流中心签订长期了长期的劳务协作关系,双方定期举办劳务招聘会;五凤乡引导本地农民走“电子装配”特色劳务输出,每年都组织温州电子加工企业前来招工;沿浦镇每年都会邀请制鞋公司和当地农民举办以“鞋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把打工经济与当地文化产业两块蛋糕一同做大;赤溪镇利用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之际,联系结对帮扶的宁波市北仑区有关企业来本地开展订单培训,最多一次就签定150人的劳务输出合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劳动就业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职能部门 - 劳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