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在文化上,一种文化民主更容易得到认同。揭穿普世主义的文化幻想,呼吁全球文化的民主化,以对抗全球文化上的少数独霸现象正是非西方国家孜孜以求的。对于全球政治的民主化进程,需要讨论的是在多元文化基础上的意见分歧,而不是共识。那种建立在否定了决策自由基础之上的共识被证明只能是一种暂时的、脆弱的共识,无法为民主化的持久负责。 4.以平等为核心构建全球政治文化 由于奉行自由民主的原则,新自由主义的国际政治社会化构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对平等的损害。新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社会化的实质性内涵是自由价值的全球化,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第三世界强烈要求的国际社会的平等。在第五届世界宪法大会学术研讨会上,一些学者提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所产生的私有化与自由主义价值盛行的趋势虽然强化了整个国际社会对一些基本人权的保障,但是,由此带来的对平等价值的损害也是不容忽视的。”[42] 与新自由主义在国际政治社会化中推行的自由理念相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可能发展一种平等的政治理念。事实上,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它们在一些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中的成员身份。在那些以一国一票
民主文化与国际政治社会化初探,标签: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http://www.67jx.com在文化上,一种文化民主更容易得到认同。揭穿普世主义的文化幻想,呼吁全球文化的民主化,以对抗全球文化上的少数独霸现象正是非西方国家孜孜以求的。对于全球政治的民主化进程,需要讨论的是在多元文化基础上的意见分歧,而不是共识。那种建立在否定了决策自由基础之上的共识被证明只能是一种暂时的、脆弱的共识,无法为民主化的持久负责。
4.以平等为核心构建全球政治文化
由于奉行自由民主的原则,新自由主义的国际政治社会化构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对平等的损害。新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社会化的实质性内涵是自由价值的全球化,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第三世界强烈要求的国际社会的平等。在第五届世界宪法大会学术研讨会上,一些学者提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所产生的私有化与自由主义价值盛行的趋势虽然强化了整个国际社会对一些基本人权的保障,但是,由此带来的对平等价值的损害也是不容忽视的。”[42]
与新自由主义在国际政治社会化中推行的自由理念相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可能发展一种平等的政治理念。事实上,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它们在一些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中的成员身份。在那些以一国一票为原则基础的组织中,发展中家总会以数量上的优势击败发达国家的某些企图。努力建设一种以主权平等为特征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将会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全球化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确实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绩。
正像著名的学者克勒斯勒指出的那样,体现了主权平等原则的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的讲坛。[43]在当今的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的领域里,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初期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某些类似特征。穷人在声嘶力竭地追求平等,而富人则辞严义正地主张自由;穷人在为每人一张的选票而摇旗呐喊,富人则唯恐民主太多。同样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在长达两个世纪的不断斗争中,穷人争得了普选权,富人则退回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上去。事实上,在国际政治领域里,第三世界重又面临了这样一个选择,为自己争取一份平等的普选权成为别无选择后的选择。
以上几点仅仅是可能存在的趋势。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方式出发,我们可以将国际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个互动发展的部分。如果说物质形态的经济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是经济基础的话,那么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则成为国际社会的上层建筑。对它的变化所做的任何预测同那些有形的物质形态的全球化进程比起来都显得过于苍白。我们将拭目以待,一个更开放的世界不但会为我们带来丰裕的物质,还有美丽的诗篇。
[①]所得数据根据世界著名搜索引擎google的统计资料。
[②]本文所列数字来源于david potter(ed.), democratization, political press, 1997, p.38.其中包括了自由民主国家和半民主国家。
[③]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
[④]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页。
[⑤]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页。
[⑥]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8页。
[⑦]居伊·埃尔梅:导论:民主的时代?载《民主的再思考》(赵宝骅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⑧]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8页。
[⑨] [美]尼基佛罗斯·戴蒙都罗斯,《南欧民主化的成功故事》,载《民主与民主化》,(刘军宁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6页。
[⑩]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一书中例举了各种各样的民主。举凡提到民主的,无不冠以名头:诸如古典民主;自由的民主;直接民主;保护型民主;合法型民主;竞争的精英民主;多元主义民主等等,不一而足。它传递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民主无论是从历史来看还是从国情来看都不存在统一的模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