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明确提出“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此后,中共在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党性修养、作风养成、选拔使用、管理监督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重要举措。8.关于干部年轻化现象,各位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黄宗良说:“干部年轻化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干部人事制度的发展趋势。”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当时有许多人认为邓小平只是拨乱反正,其实正是他这种高瞻远瞩的眼光,规划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未来图景,保障了改革开放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分析人士认为,当那批从战场上走上领导岗位的共产党干部退出后,年轻的继承人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有没有资格和能力继续领导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在严书翰看来,答案就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写入党章的重要理论,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梳理这几年的脉络,可以看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方式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制度化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表示。在干部队伍年轻化政策为改革开放注入巨大活力的同时,年轻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也出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新大纲)申论习题及范文(4),标签:公务员申论模板,历年申论真题及答案,http://www.67jx.com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明确提出“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此后,中共在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党性修养、作风养成、选拔使用、管理监督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8.关于干部年轻化现象,各位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黄宗良说:“干部年轻化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干部人事制度的发展趋势。”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当时有许多人认为邓小平只是拨乱反正,其实正是他这种高瞻远瞩的眼光,规划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未来图景,保障了改革开放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
分析人士认为,当那批从战场上走上领导岗位的共产党干部退出后,年轻的继承人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有没有资格和能力继续领导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在严书翰看来,答案就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写入党章的重要理论,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梳理这几年的脉络,可以看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方式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制度化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表示。
在干部队伍年轻化政策为改革开放注入巨大活力的同时,年轻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也出现不少亟待改进的问题。
年轻化在一些地方被演变为“年青化”、“低龄化”,一些年轻干部缺少基层历练,成了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干部。
据统计,中央和国家机关厅局级领导干部中,来自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比例高达44.6%,而具有县、乡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仅占12.5%,“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增加机关干部脱离实际、官僚化和机关化的可能。”宋世明表示。
黄宗良说:“‘年轻化’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年轻化’不等于‘低龄化’。用年龄来‘一刀切’最简单,但这不是正向的人才机制,会造成人才损失浪费,破坏事业发展。”
严书翰认为,要做到干部制度定型,要做到科学合理又和谐自然,就要把选人用人的合法性和代表性有机结合起来,这也符合党内民主进程的要求。
按照严书翰的看法,合法性就是干部选拔要得到大多数人赞同;代表性是要求干部配备在年龄、专业知识背景、岗位和经历四个方面有合理的结构。
分析人士说,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除了一贯强调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之外,中共对年轻干部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比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信念坚定、思想纯洁、基层实践、注重法治等等。
国家反复强调,要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形成合理结构,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黄宗良说:“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选拔出来的年轻干部,将具有端正的德行、开阔的视野、良好的教育背景、丰富的基层经验和得体的形象,将大大增加他们执政的亲和力和创造力。”
曾有西方的党派学者发出疑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历经80多年仍然保持勃勃生机?
严书翰认为有两条重要原因:一条是中共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另一条就是干部新老交替的制度化。“解决好干部这个关键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承前启后、兴旺发达,党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他说。
9.官为什么越来越难当?单从国内形势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同时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难度不断加大。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跟上时代潮流,提高素质能力,以更好地履职尽责,推进改革发展稳定,是对领导干部的重大考验。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地开阔自己的眼界、思路和胸襟,能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以宽广的思路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以宽广的胸襟凝聚人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才能完成好新的执政任务。
官越来越难当,因为针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越来越严格。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管理监督越来越严格规范、透明公开,也越来越要求领导干部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同时,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明显增强,希望把公共权力的运行置于阳光之下。比如,近年来问责制度的实施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对领导干部形成了强大“压力”。通过强有力的外部监督以及公众参与形成的社会压力与合力,能够使领导干部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真正做到任务明确,职责清楚,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履行职责,努力减少和避免因为不作为或不当作为,因为失察、失职或渎职而辞职或被免职,甚至承担法律责任的现象。行政问责制度的广泛推行,对于构建权责一致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廉洁行政的高效政府无疑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