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关于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的工作意见各县(区)教体局,各普通高(完)中:现将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的工作意见》(赣教基字[20**]34号)转发给你们。在省教育厅确定我市9所高中为省级样本校的基础上,再确定6所普通高中学校为市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综合样本校(名单附后)。现就做好市级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工作通知如下:一、市级实验样本校的工作任务市级实验样本校在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要先行先试,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为我市其他普通高中学校树立样板,辐射、带动全市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向前健康发展。(一)成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研究基地。每所样本校要在全面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研究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承担市级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课题,并做好实验过程的资料收集、阶段性总结和交流、推广的工作。(二)成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活动基地。样本校的排课选课方案、学分管理、课堂教学、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改革成果和研究资料应向其他学校开放,充分发挥示范、
关于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的工作意见,标签: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http://www.67jx.com关于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的工作意见
各县(区)教体局,各普通高(完)中:
现将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的工作意见》(赣教基字[20**]34号)转发给你们。在省教育厅确定我市9所高中为省级样本校的基础上,再确定6所普通高中学校为市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综合样本校(名单附后)。现就做好市级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工作通知如下:
一、市级实验样本校的工作任务
市级实验样本校在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要先行先试,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为我市其他普通高中学校树立样板,辐射、带动全市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向前健康发展。
(一)成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研究基地。每所样本校要在全面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研究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承担市级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课题,并做好实验过程的资料收集、阶段性总结和交流、推广的工作。
(二)成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活动基地。样本校的排课选课方案、学分管理、课堂教学、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改革成果和研究资料应向其他学校开放,充分发挥示范、辐射的作用。
(三)成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基地。样本校应十分重视做好教师培养工作,制定培养计划,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改革意识和新课程理念,能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出较大贡献的市级课改学科带头人。
(四)成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成果的推广基地。样本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并围绕本校的研究任务,建立完整的新课程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系列化的有本校特色的研究成果。
二、市级实验样本校的组织和管理
(一)样本校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社区代表组成的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向社区宣传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与本地其他学校密切联系,交流经验,反思教训,总结积累,共同提高。
(二)样本校应成立学校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应立足本校并可聘请各级课程专家、学科教学专家、教研员、教师(本校或外校)等共同组成,形成学校课程改革的专业指导力量。
(三)样本校应根据国家、省、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要重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新课程实验的积极性,鼓励、帮助和指导教师创造性地实验新课程,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四)样本校要认真做好实验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工作,每学期向县(市)、市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递交阶段性实验工作报告。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高中新课程实验网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后,我局将视工作开展情况,再确定一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市级专项样本校。
附件:
1、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名单
2、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的工作意见》
关于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的工作意见
各市、县(区)教育局:
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山西等省(区、兵团)20**年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批复》(教基[20**]5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发[20**]22号)精神,为保证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顺利推进,经研究,确定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67所普通高中为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名单附后)。现就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以下简称“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的基本条件
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应具备并努力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一)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校长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经验,有主动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自觉性和工作热情。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作风扎实,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卓有成效。
(二)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教师能够胜任新课程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自觉地进行专业学习、教学反思,注重同伴之间的合作和相互学习,校本教学研究成效显著。
(三)有整洁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有序。基本具备保证新课程开设的校舍、图书资料、实验仪器、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室、实验室、专用教室等教学条件,拥有比较丰富的课程资源,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跨班级选课学习需要。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6人,并力争控制在50人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