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五、加强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我们以市教研室申报的省级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新型教学模式与新、旧教材对比的研究》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部分学校如九江县一中、都昌县二中、瑞昌市二中等校也分别申报了省、市级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力求做到:计划切实可行,活动专题深入,文献收集规范,案例分析细致,研究落实于课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引领教师自觉的在研究状态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促使教师转变角色,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资源整合意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变课堂评价视角,关注师生的课堂处境,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www.67jx.com一年来,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课题组成员撰写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九江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必修1);《关于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及(人教版)教材的几点意见和建议》。征集参加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优秀教案和教学实录各5份。征集高中地理课改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共计38份,其中论文、教学设计评出市级一等奖10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4篇;课件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
走进新课程 实践新课程——九江市高中地理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标签:初中历史教学计划,七年级历史教学总结,http://www.67jx.com五、加强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我们以市教研室申报的省级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新型教学模式与新、旧教材对比的研究》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部分学校如九江县一中、都昌县二中、瑞昌市二中等校也分别申报了省、市级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力求做到:计划切实可行,活动专题深入,文献收集规范,案例分析细致,研究落实于课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引领教师自觉的在研究状态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促使教师转变角色,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资源整合意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变课堂评价视角,关注师生的课堂处境,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
www.67jx.com一年来,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课题组成员撰写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九江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必修1);《关于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及(人教版)教材的几点意见和建议》。征集参加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优秀教案和教学实录各5份。征集高中地理课改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共计38份,其中论文、教学设计评出市级一等奖10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4篇;课件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个。永修一中刘俊老师执教的一课《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江西省教育电视台播出。
六、在探索中发展,实验喜获收获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实验,使我市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www.67jx.com。由于全市广大地理教师和地理教研员的共同努力,我市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体现在:1、教学观念新了,教师角色发生了悄然变化
在地理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师教学观念新了,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们已逐步改变主宰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2、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了,课堂气氛日趋活跃
在地理课堂改革实验中,我们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关注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和课堂上学生生成的需要。
3、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读图、用图、画图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新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图文合一,图文互补。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了充分运用丰富的地图、图片资料、示意图和启发性、探究性、开发性、可参与性强的教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知识能力及读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4、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
过去教师“一言堂”的组织形式已同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背道而驰,我们正逐渐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一些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可让他们共同提高,老师们多是鼓励性的话语,比以前亲切和蔼了,学习内容也宽泛多了,经常能够联系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作业形式也丰富多了,如手工制作、画图、查资料,动手实践类活动性作业比书面作业有明显增加。
5、评价方式变了。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技能,还注重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不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还关注个体处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