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6、坚持走经营城市之路,加快城市发展。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只有把城市作为最大的产业来经营,作为最大的经济增长点来培植,运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对城市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及其他经济要素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才能实现城市建设"投入产出再投入更大产出"的良性循环。凡是不符合"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的思想观念都要革除,凡是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和wto规则的城市政策规章都要清理和更新,凡是妨碍城市最广大人民利益和不利于建设现代文明的体制、法规和传统做法都要改革。二要进一步突出规划的龙头地位。在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下,提高规划方案的档次和品位,确保审批权的高度集中和执行详规的严肃性;加大详规编制力度,完成工业园区、314国道南线两侧等区域的详规编制和设计。三要盘活城市国有土地这个最重要的资产。认真贯彻《土地法》,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成立土地储备中心,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价值的合理化和最大化。今后,凡是城市经营性土地一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国有土
在市三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标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队伍作风建设,http://www.67jx.com6、坚持走经营城市之路,加快城市发展。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只有把城市作为最大的产业来经营,作为最大的经济增长点来培植,运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对城市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及其他经济要素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才能实现城市建设"投入----产出----再投入----更大产出"的良性循环。凡是不符合"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的思想观念都要革除,凡是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和wto规则的城市政策规章都要清理和更新,凡是妨碍城市最广大人民利益和不利于建设现代文明的体制、法规和传统做法都要改革。二要进一步突出规划的龙头地位。在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下,提高规划方案的档次和品位,确保审批权的高度集中和执行详规的严肃性;加大详规编制力度,完成工业园区、314国道南线两侧等区域的详规编制和设计。三要盘活城市国有土地这个最重要的资产。认真贯彻《土地法》,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成立土地储备中心,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价值的合理化和最大化。今后,凡是城市经营性土地一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实现城市土地的资源管理型向土地资产管理型的转变,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四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大批"公共产品"转变为城市商品。鼓励各投资主体、建设主体通过招投标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环卫、园林等可实施管理与作业分离,将道路清扫、公厕管理、园林管理推向社会。有偿出让出租汽车经营权、公交线路专营权以及道路、广场、路灯、桥梁、停车场等市政公共设施的冠名权、公用设施设置广告有偿使用权,努力把这些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可利用资源。五要重视经营城市的无形资产。要由单纯地经营有形资产向经营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并举转变,将城市的知名度、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政府拥有的特许权、城市建设政策等无形资产,通过一定形式转化为有形资产。六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成世纪广场、垃圾无害化工程建设,新建中原路、改扩建解放路;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快园林绿化,力争公共绿地增加10公顷。七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20**年要把城市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强化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自主管理作用,健全完善长效管理体系,提高效率,优化城市环境。
7、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地区"三干会"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地区新型主导产业、集中力量打造龟兹文化品牌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吸引企业或个人投资开发旅游业。要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旅游接待水平。以开发城郊休闲旅游观光项目为重点,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深度挖掘"多浪文化"的底蕴,发展具有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使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8、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健全以产权为纽带的三个层次的国资监管营运体系,进一步调整充实国资委,设立国资办和国资经营公司,对国有资产实行授权经营、目标管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二是出台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围绕深化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尽快完善产权登记制度、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制度、资产评估管理制度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奖惩考核办法,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基本工作体系。四是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优化国有经济结构。要把经济增长的着眼点转移到国有存量资产的调整、改造和优化配置上来,充分发挥现有企业潜力。
9、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进一步加强社区的硬件建设,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完成10个社区建设。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要理顺街道办事处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探索"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实现途径。以互惠互利、双向服务为重点,开展社区共建活动,推动社区建设社会化进程,鼓励街道社区按照政策和市场规律发展社区经济。要着重发展劳动密集服务项目,特别是向包括清洁绿化、健身娱乐、信息文化、科学普及、咨询中介、公共设施养护、非义务教育和培训在内的社区服务方面发展,不断拓宽新的就业领域,为不同文化层次的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社区服务促上去。
10、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严格控制财政支出,继续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和"保工资、保改革、保机构正常运转、保重点建设"的基本原则,深化财政改革,加速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进程。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试点工作,强化财政监督。积极筹措资金,最大限度地为我市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财力保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