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5) 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6) 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3.2预防预警行动3.2.1在市教育局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各部门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要狠抓落实,细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明确责任,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3.2.2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提高队伍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能力和实战能力。3.2.3做好应对学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公共事件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3.2.4具体的预警行动详见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中的相关内容。3.3信息发布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要区分不同情况,把握信息发布和舆论的主动权。信息发布要全面、客观、准确、及时。4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和响应程序4.1特别重大事件(一级)应急响应特别重大事件(一级)发生后,事发地教育行政部门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市教育局立即启动本预案,指导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政
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标签:安全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http://www.67jx.com(5) 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6) 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3.2预防预警行动
3.2.1在市教育局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各部门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要狠抓落实,细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明确责任,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
3.2.2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提高队伍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能力和实战能力。
3.2.3做好应对学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公共事件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
3.2.4具体的预警行动详见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中的相关内容。
3.3信息发布
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要区分不同情况,把握信息发布和舆论的主动权。信息发布要全面、客观、准确、及时。
4 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和响应程序
4.1特别重大事件(一级)应急响应
特别重大事件(一级)发生后,事发地教育行政部门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市教育局立即启动本预案,指导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开展处置工作,并将处置情况及时报市政府及相关应急指挥机构。
4.2重大事件(二级)应急响应
重大事件(二级)发生后,事发地教育行政部门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市教育局立即启动本预案,指导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开展处置工作,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市政府。
4.3较大事件(三级)应急响应
较大事件(三级)发生后,由事发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指挥有关部门开展处置工作。市教育局随时掌握情况,必要时启动本预案。
5 应急保障
5.1 信息保障
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制,完善信息传输渠道,保证信息传输设施和通讯设备完好,保持通讯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5.2 物资保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建立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资储备,保障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质充足。特殊应急物资应由专人保管,保证物资、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物资存放合理,保持通道畅通,物资运输便利、安全。
5.3 资金保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急资金纳入各地统一财政预算。
5.4 人员保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组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备队,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预备队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及时调整成员组成。
5.5 培训演练保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队伍的技能培训,定期进行应急模拟演练,提高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具体保障措施分别见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中应急保障部分。
6 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6.1 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等级确认与划分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和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将事故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分为一级至四级。
6.1.1 特别重大事件(一级):学校所在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特别重大损害,对本地区的教学秩序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6.1.2 重大事件(二级):学校所在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本地区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6.1.3 较大事件(三级):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6.1.4 一般事件(四级):对个体造成的损害,对学校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故灾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