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领导的以身作则,表面上看与检查落实关系不大,其实它对制度能否真正贯彻落实起着重要作用。古人说“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则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教职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尤其是当领导的违犯了规章制度,和老师一个尺度进行处罚,维护了制度的公正性、权威性。在这方面,主要领导不仅要带好头,更要教育学校的班子成员都要起表率作用。2、部门的检查落实制度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制定的对人的行为规范。人是有惰性的,如果全凭教职工自觉遵守制度,那就具有随意性,制度就不能落实到实处,因此通过检查达到落实是重要的一环。检查的主体应是教务、政教、总务后勤各部门。各部门依据相关的制度内容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应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大面积检查,也可以是分年级组、教研组进行抽查。检查的时间要适当,天天检查,工作量太大,搞得都紧张没必要,一学期或一学年才检查一次,时间跨度太大,出了问题,进行处罚也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忽视了过程管理。最好是一个月检查(抽查)一次。检查的结果,一定要依据规章制度进行奖惩,月月兑现。并按月将结果反馈给教师。起到激励好
教师队伍管理初探,标签:普通教育资料,http://www.67jx.com领导的以身作则,表面上看与检查落实关系不大,其实它对制度能否真正贯彻落实起着重要作用。古人说“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则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教职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尤其是当领导的违犯了规章制度,和老师一个尺度进行处罚,维护了制度的公正性、权威性。在这方面,主要领导不仅要带好头,更要教育学校的班子成员都要起表率作用。
2、部门的检查落实
制度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制定的对人的行为规范。人是有惰性的,如果全凭教职工自觉遵守制度,那就具有随意性,制度就不能落实到实处,因此通过检查达到落实是重要的一环。检查的主体应是教务、政教、总务后勤各部门。各部门依据相关的制度内容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应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大面积检查,也可以是分年级组、教研组进行抽查。检查的时间要适当,天天检查,工作量太大,搞得都紧张没必要,一学期或一学年才检查一次,时间跨度太大,出了问题,进行处罚也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忽视了过程管理。最好是一个月检查(抽查)一次。检查的结果,一定要依据规章制度进行奖惩,月月兑现。并按月将结果反馈给教师。起到激励好的,否定差的教育作用。
在检查落实这一环节要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领导与普通教师一个尺度,关系好、关系差一个尺度,有背景的人与无背景的人一个尺度。做到事实公开、结果公开。二是放手让各部门工作,一般是各部门检查,各部门负责落实处理,做出结论,争议较大或问题较突出的、各部门拿不准的,才提交学校行政会议决议。三是既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又要有适当的灵活。有时,教职工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外在原因而违犯规章制度,就应酌情考虑,适当放宽。
3、 教师的自我结束
对规章制度的落实,仅仅有学校的他律性检查还不全面,还应有教师的自律性对照。我校每学期的开学初,都要组织教职工重温有关规章制度,新调入的老师要发给他们规章制度手册,并组织对有关内容的学习、解释。使广大教师时时明白,在这个学校工作,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怎样做能受到奖励,违犯了哪些规定就要受到处罚。同时,要求每位教职工每月向年级组或后勤组汇报一次落实规章制度的情况,并以年级组或后勤组为单位汇总上报学校,近两年统计的情况看,教职工的汇报与学校的检查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
4、 学生的民主监督
教师的有些行为是否遵守了规章制度,学校难以全面掌握,比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私自向学生收取补习费、资料费,上课迟到早退、上课中途接听手机等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我们可以把监督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就上述的几个方面进行监督。学校印制教师违纪记录单,发给班干部,各班一月上报一次,学校对上报的情况,进行核实,与学校的检查相结合,一月兑现一次。
二、文化管理是根本
学校的制度管理只是规范了教师的行为,带有强制性的、外在性的。它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很好的效应,但是它忽视了作为人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校与教师之间形成的是一种雇佣关系,时间长了,制度就难以产生效益了。因为制度管理只能扼制懒惰自私、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一面,不能培育光大勤奋工作积极上进,求真求善的一面,文化管理的功能就是要培育光大好的一面。以人为本,相信人尊重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文化管理就是通过文化的提升,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责任心、忧患意识,使人的思想言行统一到学校的思想目标上来。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形成一种学校文化精神。如果说制度管理是外在的、控制性、表面性的管理,那么文化管理就是内在的、精神的、润物细无声的本质管理。
1、目标文化管理
目标文化管理就是发挥教职工的潜能,促使其实现自我价值,并使所有教职工的价值取向形成合力并能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最终推动学校发展的一种管理。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管理。
学校发展目标
一所学校应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要有具体的、切合本校实际的任务目标。这些目标内容既要有远景,也要有近期的。目标的实现既要能体现学校的利益,也要能体现教师的利益。目标的制定要让广大教师广泛参与,形成共识。这样形成的办学理念,制定的发展目标就代表了全体教职工共同的期望、信念和价值。它引导着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有成员的奋斗方向。这种管理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和绩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学校成员共同开发的、共享的、生动活泼的目标管理文化必将激励学校成员同甘共苦、承担相应的责任。充分调动每位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学校的工作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