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二、现代大学与时代背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理念也是一种社会意识,要讨论当代大学的理念和实践,当然离不开我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时代。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样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文化竞争、资源竞争以及军事竞争等,与经济全球化相并存的民族国情和文化的本土化成为当代大学生存发展的基本背景。所有竞争都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靠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目的的竞争。教育靠教育组织或教育机构来进行,能使人才接受高层次教育,并有资格和资本参与社会和国家间竞争的组织非大学莫属。然而,由于不同种类的大学在其所处区域位置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经济社会发育程度的差异,教育文化水平弱化,甚至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交通状况的制约,都会造成一所学校在社会教育结构中的层级不同。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学校的竞争力不一样,表现为竞争能力有强弱,竞争水平有高低
对现代大学核心理念的认识,标签:普通教育资料,http://www.67jx.com二、现代大学与时代背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理念也是一种社会意识,要讨论当代大学的理念和实践,当然离不开我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时代。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样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文化竞争、资源竞争以及军事竞争等,与经济全球化相并存的民族国情和文化的本土化成为当代大学生存发展的基本背景。所有竞争都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靠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目的的竞争。教育靠教育组织或教育机构来进行,能使人才接受高层次教育,并有资格和资本参与社会和国家间竞争的组织非大学莫属。然而,由于不同种类的大学在其所处区域位置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经济社会发育程度的差异,教育文化水平弱化,甚至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交通状况的制约,都会造成一所学校在社会教育结构中的层级不同。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学校的竞争力不一样,表现为竞争能力有强弱,竞争水平有高低。虽然在当代中国,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这所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理念,但在具体办学方向、投入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效果的差异性上则形成了一所学校不同于其它学校的特色。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不同学校的存在自有其不同的根据,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全球时代背景,必须受当时当地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就是说,一所大学处于什么层次,办得怎么样,不能脱离国情、省情和校情,相信每一所学校的领导没有不想把自己学校搞好的,学校的生存发展,除了学校自身的努力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一个良性的外部环境,取决于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力量给予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当代大学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外部因素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认识和处理好自己在时代坐标中的定位。
三、关于现代大学理念。“理念”这个词现在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时髦用语,各行各业都在使用,如文化理念、军事理念、经营理念、企业理念、人才理念、新闻理念、教育理念等等。当今人们言必称“理念”,好象开口不谈理念,纵论教育也枉然。笔者无意逐一考证这个词的来源和发展过程。只知道它源于古希腊哲学,经过后人的发展完善,具有“观念”、“类型”、“宗旨”、“本性” “精神”、“信仰”、“理想”、“认识”、“观点”、“使命”等含义,是一个哲学概念。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是对理想追求的概念化、系统化表述。严格地讲,我们随时挂在嘴边的理念,已经脱离哲学的本旨,泛化到没有多少哲学精神了。什么是大学理念?笔者素无研究,没有资格解释,但我想,大学理念是否可以理解为大学得以存在的意义及理论根据、办学的指导思想、办学宗旨、办学方向、办学特色?纵观古今中外,关于大学的理念可谓五花八门,高论迭出。试整理如下:追求真理、育人为本、传承文明、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教学为主、科研为先、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产学研结合、研究型、教学型、普遍性、创新性、服务性、针对性、自主性、包容性、功利性、竞争性、开放性、产业化、信息化、精英化、大众化、国际化、本土化、可持续发展等等,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不一而足,看来,学界对大学理念并无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些可能是功能概念,但在很多情况下,确实难以将二者截然分清,也没有必要去分清。可不可以说,理念是功能的理性表达,功能是理念的实现形式。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对哈姆雷特的理解,一百个红楼梦的读者就有一百个心目中的贾宝玉,每个论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大学理念或者说对大学理念的定义,这些定义各有其长短,从各自提出的角度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大学理念的定义是什么呢?这里介绍两种或抽象或通俗的定义,抽象定义认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这一本体所特有的基本看法和对大学的基本认识,它是大学教育各种教学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教育理念的基础理念或元理念”。具体定义认为所谓大学理念,是指人们对那些传授高层次专门知识的组织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点。具体分析起来,其实大学理念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复杂和高深莫测,就是对大学的精神、使命、功能等基本特征的抽象表述,是大学生存与改革发展的最高领导原则或指导思想,既包括零散的、感性的大学教育理念,又包括系统化的、触及大学教育现象之本质的理论观点;既包括对大学教育的理性思维,也包括相应的情感体验和理想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理念蕴涵着大学的办学方向、目标确立、运营策略、社会责任以及人们对理想大学模式的系统构想。再具体化一点,大学理念就是人们对大学是什么,大学的目的和职能是什么,大学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把大学办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的知识组织的理性认识,简言之,大学理念就是人们对大学的一切认识和实践的理论升华,主要表现为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内涵丰富。作为理论探讨的大学理念是一般,作为指导实践的大学理念是特殊,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