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贵州省赫章县社会林业工程典型报告 1.基本情况1.1 自然概况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04°10′20″—105°01′23″,北纬26°46′12″—27°28′18″之间,系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六冲河和山岔河源头。南北最大宽度77.6km,东西最大长度84.3 km。东南面分别与毕节县、纳雍县、六盘水市接壤,西北面分别与威宁县、云南省的镇雄县、彝良县毗邻。全县总土地面积3243 km²。地质地貌及土壤类型:赫章县处于云贵高原乌蒙山脉中段的黔西北高原向黔中高原倾斜过渡地带,属高中山地貌类型区。地势西南部和北部较高,东部较低。平均海拔1995m,最高海拔2900.6 m(位于西南部与水城县交界的小韭菜坪,系全省最高峰),最低海拔1230 m(位于东部的野鸭河),相对高差达1670.6 m。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岩溶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为典型的山区地形,海拔1800m以下的土地面积占19.9%,1800 m 以上的土地面积达80.1%。主要成土母岩为碳酸岩、砂页岩、砂岩和玄武岩,垂直地带性分布土壤为黄壤、黄棕壤、高山灌丛草甸土,地
贵州省赫章县社会林业工程典型报告,标签:领导讲话稿,行政公文写作范文,http://www.67jx.com贵州省赫章县社会林业工程典型报告
1.基本情况
1.1 自然概况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04°10′20″—105°01′23″,北纬26°46′12″—27°28′18″之间,系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六冲河和山岔河源头。南北最大宽度77.6km,东西最大长度84.3 km。东南面分别与毕节县、纳雍县、六盘水市接壤,西北面分别与威宁县、云南省的镇雄县、彝良县毗邻。全县总土地面积3243 km²。
地质地貌及土壤类型:赫章县处于云贵高原乌蒙山脉中段的黔西北高原向黔中高原倾斜过渡地带,属高中山地貌类型区。地势西南部和北部较高,东部较低。平均海拔1995m,最高海拔2900.6 m(位于西南部与水城县交界的小韭菜坪,系全省最高峰),最低海拔1230 m(位于东部的野鸭河),相对高差达1670.6 m。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岩溶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为典型的山区地形,海拔1800m以下的土地面积占19.9%,1800 m 以上的土地面积达80.1%。主要成土母岩为碳酸岩、砂页岩、砂岩和玄武岩,垂直地带性分布土壤为黄壤、黄棕壤、高山灌丛草甸土,地域性分布土壤为石灰土和紫色土,以黄棕壤分布最广,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6.3%。
气候特征:赫章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地势较高,具有北亚热带夏湿春干温凉的气候特征。夏无酷署、冬无严寒、水热同季、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年平均温度12.0℃,极端最高温度35.7℃,极端最低温度-14.3℃,≥10℃的有效积温3198.8℃,无霜期206—255天,年日照时数1449.5小时,年降雨量785.5—1068.0mm,相对湿度为79%。
植被类型:森林植被类型主要为北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群系类型垂直分布带谱较明显,由低山到高山依次为:海拔1800m以下,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兼有少部分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海拔1800—2200m,以针叶林为主,并有部分针阔混交林;海拔2200m以上,则以灌木草本为主。森林物种极为丰富,鉴定的常见树种有60科203属600多种,植物群落组成的优势建群种主要系北温带分布区类型的华山松、杉木、杜鹃、桦木、杨梅以及壳斗科的栎类等木本植物,人工栽培的用材及经济树种主要有:华山松、柳杉、杉木、檫木、香椿、漆树、花椒、核桃、板栗等。
1.2 社会经济情况
全县辖27个乡镇、457个自然村和6个居委会,20**年年末总人口62.53万人,居住着汉、彝、苗、回等14个民族。其中农业人口58.84万人,农村劳动力30.02万个。全县总面积3243km²,耕地面积94000 hm²,人口密度193人/ km²,人均仅有耕地0.15 hm²。全县交通便利,326国道、216省道贯穿全县(326线国道87km,216线省道78km),县道、乡镇村公路纵横交错。
全县经济基础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2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5971万元,比上年增长4.38%,农业总产值70414万元,财政税收完成5788万元,增长9.14%。粮食总产量达到19.2万吨,全县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28kg,人均纯收入1238元,全年新增解决1.1万人的贫困问题,贫困面逐年下降,基本实现了整体越过温饱线目标。
2. 森林资源现状
2.1 各类土地面积
全县总面积324300 hm²,其中林业用地161107hm²,占总面积的49.68%;非林业用地163193 ,占土地总面积的50.32%。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50600 hm²,占林业用地的31.41%;灌木林49675 hm²,占林业用地的30.83%;未成林造林地1068 hm²,疏林地1899 hm²,宜林荒山84169 hm²,分别占林业用地的0.66%、1.18%、56.25%。
2.2 在有林地中按权属、林种分别统计面积蓄积。
按权属分:国有林面积4273 hm²,蓄积227323 m ³;集体林面积46327 hm²,蓄积1430090 m ³,分别占有林地总面积的8.44%和91.56%;占有林地总蓄积1657413 m ³的13.72%和86.28%。
按林种分:用材林面积42277 hm²,蓄积1569579 m ³;防护林面积7267 hm²,蓄积585 m ³;特用林面积22 hm²,蓄积730 m ³;薪炭林面积333 hm²,蓄积21953 m ³;经济林面积691 hm²。
3. 林业发展总体布局与林业建设任务
3.1 林业工作情况
我县林业生产,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在长防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带动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年来累计人工造林2.82万hm²(其中工程造林2.6 万hm²),封山育林达到12.79万hm²。森林面积已达6.94万hm²,森林覆盖率由1990年的13.4%上升到2000年的21.6%;林灌覆盖率由1990年的23%上升到2000年的37.1%。乡村林场发展到122个,经营面积达1.4万 hm²,个体承包造林有45户,经营面积0.87 hm²。造林绿化工作在1997年经省、地检查验收,1998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造林绿化达标县”称号,提前三年实现绿化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