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三)农村资金分流现象有增无减,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加剧。据对**县调查,县域经济中资金流出现象日趋严重,资金流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尤以金融环节流出为最。到今年6月末,金融环节流出县境的资金总额达10亿元之巨,占全县各项存款余额的五分之一左右,流出资金中80%来源于农村。一是按比例缴存存款准备金,国有商业银行部分资金名正言顺地流出县境。各国有商业银行通常规定基层行将存款的一定比例缴存上级行,包含法定存款准备金、一级准备金、二级准备金等等。如工商银行规定,县支行除缴足6%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外,还要分别按存款的6%和20%的比例上缴总行、省分行,作为一、二级存款准备金。二是以高利率诱惑,鼓励基层行上存资金。各国有商业银行为掌握更多的资金,以实现支持大行业、大产业、大企业的资金需要,以高利率诱惑,鼓励基层行上存资金。某国有商业银行对缴存比例以外的资金,实行优惠政策,其利率高于缴存的各项准备金存款利率,比缴存准备金存款利率高出2.22个百分点。三是邮政储蓄存款迅速增长,加快了资金流出速度。到今年6月,**县邮政储蓄余额已达76978万元,其中80%来自农村
对**县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调查报告,标签:规章制度范本,企业规章制度范本,http://www.67jx.com(三)农村资金分流现象有增无减,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加剧。据对**县调查,县域经济中资金流出现象日趋严重,资金流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尤以金融环节流出为最。到今年6月末,金融环节流出县境的资金总额达10亿元之巨,占全县各项存款余额的五分之一左右,流出资金中80%来源于农村。一是按比例缴存存款准备金,国有商业银行部分资金名正言顺地流出县境。各国有商业银行通常规定基层行将存款的一定比例缴存上级行,包含法定存款准备金、一级准备金、二级准备金等等。如工商银行规定,县支行除缴足6%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外,还要分别按存款的6%和20%的比例上缴总行、省分行,作为一、二级存款准备金。二是以高利率诱惑,鼓励基层行上存资金。各国有商业银行为掌握更多的资金,以实现支持大行业、大产业、大企业的资金需要,以高利率诱惑,鼓励基层行上存资金。某国有商业银行对缴存比例以外的资金,实行优惠政策,其利率高于缴存的各项准备金存款利率,比缴存准备金存款利率高出2.22个百分点。三是邮政储蓄存款迅速增长,加快了资金流出速度。到今年6月,**县邮政储蓄余额已达76978万元,其中80%来自农村地区。由于邮政储蓄不放款,其组织的存款除留足准备金外,以转存款的形式缴存中央银行,通过中央银行系统的层层上划,邮政储蓄资金便轻易流出了县境,形成了邮政储蓄增长越快,资金流出速度越快的局面。
二、提高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建议
(一)提升县支行贯彻货币政策的能力。人民银行县支行要全面理解监管体制改革,正确把握职责调整,集中精力做好调查研究,要对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调查研究,履行人民银行职责。一是尽快树立货币政策观念。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载体,是具体化的货币政策,贯彻落实好信贷政策,也即间接地贯彻落实了货币政策。具体到县支行,可以更多地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贯彻执行货币政策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要严格抛弃那种依靠监管权力保证货币政策实施的依赖心理,特别是没有机会成立监管部门的县支行,更应该树立货币政策观念,以更好地履行调整后的职责和任务。二是进一步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运行情况。要善于从错综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县域经济发展中捕捉线索,从信贷投向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信贷收支的反映、经济金融的衔接等环节中发现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人民银行货币信贷部门的工作职责,增强传导手段,更好地发挥人民银行县支行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基层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加快农村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整合机构网点设置,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一是对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整合。农业银行的营业网点要保留到乡镇,在农村金融市场实行有条件退出,即每10万农村人口原则上有一个农行营业机构,每3万农村人口必须有一个农村信用社营业机构;从农村撤出的网点,允许其搬迁到中心城镇和县城近郊,完善中国农业银行功能,使其与城区、城郊结合部的农村信用社一起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共同肩负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二是作为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应重新定位,下伸营业网点,将营业网点设到乡镇,从组织机构上贴近农村经济。
(三)规范邮政金融管理,确保农村资金“体内循环”。不言而喻,邮政储蓄的快速增长,使资金大量流出农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是异常深远的。一方面,政府不遗余力地大量吸收外来投资,以期缓解资金短缺局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当地资金却以正当或非正当的渠道悄然流出,使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日渐枯竭,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因而,应采取措施解决邮政储蓄增长导致资金外流的问题。可由县市邮政局与农业银行或信用社商谈,以全县统一的转存款利率就地转存农行或信用社,确保农村资金“体内循环”。
(四)整合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一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其支农主力军作用。因地制宜改革农信社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实行全县农信社统一法人,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对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通过免征利息税、适当降低营业税和所得税税率及减少存款准备金、放松利率管制等途径进行必要的扶持。 二是强化政策金融和商业银行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业是弱质产业,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引导和推动。政策性金融是财政扶持农业的形式之一,必须发挥其对三农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延伸服务对象,由目前的仅支持粮食收购环节向粮食产前、产中领域延伸。还要扩大业务范围,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做好政策性金融服务。商业金融也要加大支农力度,国家应通过税收等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把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特别是要扭转中国农业银行近年来出现的“离农”倾向,使其在农村吸收的存款有相当的比例用于农村信贷,切实把农行办成全面支持三农的综合性银行,为三农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三是鼓励城市各类银行的金融网点向农村延伸、鼓励外资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改革农业发展银行等途径,使农村金融主体逐步实现多元化,满足三农对资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