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教育文章计划总结历史|地理计划总结区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和阅卷情况分析» 正文

区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和阅卷情况分析

[11-12 22:01:16]   来源:http://www.67jx.com  历史|地理计划总结   阅读:8329

概要:浦东新区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和阅卷情况分析中学地理组4月23日,浦东新区进行了高三地理高考模拟统测,4月24日进行了集中阅卷。该试卷仿照高考题型,难易适中,区分合适,起到了模拟作用,达到了预期目标。一、 试卷的总体特点:1、试题有坡度。全区参加高三地理考试共有679人,平均为94.35分,合格率为70%,优良率为11%,从得分情况分析,各类不同的学校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了比较明显的差异,较好地体现了它是一次水平模拟考试,而不是学历模拟考。市区重点中学、普通完全中学、民办中学三类平均分分别为111.83、93.94、73.97,相差有20分(见表一);即使在普通完中层次中,差距也很大。这既反映了三类学校考生群体本身存在着巨大差异;也反映了教师在把握教材、把握标准、把握学生、把握课堂、把握高考要求与训练要求上的差异;反映了教学观念和实际能力的差异。2、试题注重基础。试题的设计,知识点细,要求落到实处。如:第24题,简述日本地理位置对其工业区位的影响;第39题,森林在不同地区的作用等。从章节上看,各章节知识均有所涉及,无非是知识点的多少而异。就内

区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和阅卷情况分析,标签:初中历史教学计划,七年级历史教学总结,http://www.67jx.com

浦东新区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和阅卷情况分析

中学地理组

4月23日,浦东新区进行了高三地理高考模拟统测,4月24日进行了集中阅卷。该试卷仿照高考题型,难易适中,区分合适,起到了模拟作用,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    试卷的总体特点

1、试题有坡度。全区参加高三地理考试共有679人,平均为94.35分,合格率为70%,优良率为11%,从得分情况分析,各类不同的学校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了比较明显的差异,较好地体现了它是一次水平模拟考试,而不是学历模拟考。市区重点中学、普通完全中学、民办中学三类平均分分别为111.83、93.94、73.97,相差有20分(见表一);即使在普通完中层次中,差距也很大。这既反映了三类学校考生群体本身存在着巨大差异;也反映了教师在把握教材、把握标准、把握学生、把握课堂、把握高考要求与训练要求上的差异;反映了教学观念和实际能力的差异。

2、试题注重基础。试题的设计,知识点细,要求落到实处。如:第24题,简述日本地理位置对其工业区位的影响;第39题,森林在不同地区的作用等。从章节上看,各章节知识均有所涉及,无非是知识点的多少而异。就内容上看,既有世界、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又有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而且各部分的基础知识有机联系,合理组合。若基础不实,不全,往往会导致系列失分。

3、试题突出图表。全卷运用各种图表共计23幅,有区域图、等值线图、表格数据、柱状图、剖面图、景观图等,部分地图及背景材料有的属地理新闻,有的是地理热点,设问需要学生通过识图、读图,运用区域地理知识或自然、人文地理知识的联系和合理的组合,来分析解答问题,综合性较强。体现了地理知识最终要落实到地图上的特点,进一步明确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如:第13、25、26、27、28、29、30、综合题的第七题等。通过抽测,可以使执教教师和学生更加明确如果不懂地图,加试地理就不会有好成绩。

4、试题注重综合性。试题的第16、17、18、20、21、32、33、34、37、38、63、64等题,都是不同程度的地理事实和现象进行了合理组合,要求学生进行地理判断、地理分析、地理解释和地理的综合、归纳。不仅要求学生运用地理基础、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来解释地理现象,而且要求学生分析、综合和归纳,是地理教材的延伸、迁移和运用,也体现了地理知识的现实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5.试题稳中有变。试题基本仿照2005年、2006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题的结构、难度,但是也有两个小变化。一是取消了多项选择题(降低难度),二是减小了大题的分值(防止押题);三是在减少大题分值的基础上增设了分析叙述题(如概括题、分述题)。既显示了地理知识与经济的关系,又把分析叙述题有序的穿插在综合题之中,亦符合考试手册中的题型示例,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概括、组织、表述的能力。

 

表一   20070423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卷成绩统计

 

 

实考人数

总分

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良人数

优良率

全区

679

63398

94.25

475

70

72

11

市重点

10

1097

109.70

9

90

3

30

区重点

125

14000

112

114

91

41

33

普通完中

441

41282

93.94

267

61

26

6

民办中学

103

7619

73.97

21

20

2

2

分数段

150

149-140

139-130

129-120

119-110

109-100

99-90

全区

0

1

11

56

100

121

118

市重点

0

0

0

3

3

1

2

区重点

0

1

10

30

40

19

14

普通完中

0

0

1

23

53

95

92

民办中学

0

0

0

0

4

6

10

分数段

89-80

79-70

69-60

59-50

49-40

39-30

29

全区

99

81

49

22

13

2

2

市重点

2

0

0

0

0

0

0

区重点

8

1

1

0

0

0

0

普通完中

76

57

25

10

7

1

0

民办中学

13

23

23

12

6

1

2

备注:市重点中学仅一所学校有地理考生10人。

二、试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1、概念不清。如:三叶虫化石相对应的地质年代、植物等状况;地理位置的特点与城市分布的特点;光照与光热随意运用;赤道附近上升气流的成因,答成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等。

2、能力较弱。如:推断河流的流向及判断的理由;自然和人文资源与经济的关系;保护趵突泉常涌不息,可采取的措施及趵突泉是承压水的理由;南极洲科考的研究价值等题的失分,均属知识运用和迁移导致的错误。

3、审题不严。如:太阳辐射量高低的主要原因应从影响太阳辐射因素的角度去思考解题,即正午太阳高度或大气的透明度,但有相当的学生答成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应该回答的是降水少的原因,而恰恰把降水少,透明度好丢弃了。说明既有审题不严的可能,又有地理思维的不清。

4.表述不顺。按照上海市考试手册的要求,对地理考生有文字表达通顺、逻辑严密的要求,但地理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多又不切题的现象。

5.把握不准。上海市考试院对地理课高考有明确的要求,但是不少学校的老师埋头于给学生做各种各样的题目,把握不住重点,把握不住考试范围和要求。

表二   20070423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卷选择题得分率统计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率

0.88

0.44

0.54

0.62

0.72

0.50

0.69

0.73

0.87

0.88

题意

关键词

工作语言

中越沅江

季风成因

青藏河谷

大气组成

欧洲概述

首都港口

气候分布

旅游发达

中亚资源

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得分率

0.57

0.79

0.86

0.77

0.65

0.70

0.75

0.74

0.83

0.69

题意

关键词

大洲大洋

工业地带

增温图1

增温图2

农业出口

表格国家

表格土地

表格农业

昼半球图

北京时间

(以上为抽样统计,选择题平均得分为27.86分,满分为40分)

 

 

表三   20070423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卷综合题得分统计

 

 

题序

 

 

题意关键词

 

 

满分

 

 

得分

 

 

失分原因

 

日本岛屿组成、工业分布、地理位置、俄罗斯港口

10

593

   名古屋、海参崴写错;地理位置对工业区位影响不全

非洲总辐射量高低原因、农业优劣势、矿产

8

451

总辐射量高低原因不清楚

根据河流流量数据分析位置、汛期、原因、作物

11

737

汛期特征、汛期原因不完整

读城市略图分析风向流向、比较布局和方案

10

478

判断理由不正确、风向流向不对

读汽车产销图计算、分析中国区位、上海区位

8

407

上海发展汽车工业有利不利未用“术语”表达

读地形剖面气温降水图分析补给农林条件

10

540

判别方向错误、说明理由不足

读南极图和材料分析、计算、概括价值和影响

8

492

方向判断错误、计算不规范、概括不准确

读略图分析湖北省位置、地形、气候、经济发展

13

599

武汉地理位置表述不清、梅雨等名词写错、简答题不完整

读印度和澳大利亚图完成项目比较、综合表

12

689

群岛名称和地形特征写错

新老分叉:

读模式图分析气候、环流、渔场、自然带

9

343

形成原因表述不清

十一

新老分叉:

从三叶虫化石判断地质年代环境特征

5

277

知识性错误

十二

新老分叉:

读济南趵突泉剖面图分析地下水、构造

6

290

判断错误、所写保护补给区措施未切“清泉常涌不息”题。

(以上得分率来自30%抽样)

三、今后教学的建议:

后一阶段的教学时间不多,对模拟考试成绩一般或不理想的学校,建议教学的重点应重新回到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和提高;要防止搞题海战术,切忌用难题、偏题误导学生;要重视讲评和举一反三;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设计一些基础性题目,选择学生容易出错又具有典型性意义的试题来“温故知新”。

1、根据模拟考试情况对学生进行“诊断”。 地理考生的差异比较大,目前是地理教师进行“诊断”然后予以“分层指导”的时机,要通过鼓励“诊断” 和“指导”来鼓励学生的地理信心和自觉复习。建议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做好“查漏补缺”。只有找到了“漏、缺”,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去补“漏、缺”。

2、指导学生根据考试手册来把握高三地理教材,自我构建和形成地理知识的整体和脉络。学生只有根据考试手册来把握高三地理教材,才能有意识地在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掌握和巩固基础知识。

3、要事前明确分叉的选择。尤其是新教材试点学校的高三地理教师要明确指导学生考老教材还是新教材,要仔细研究考试手册,要根据考试手册来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此次模拟考试阅卷中发现学生未作分叉选择或选择错误)。

4、要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中国和世界两张地图。地图既是地理教学的工具,又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地理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读图、识图方法的培养和指导,而且要通过读图,把一些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可在图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收集、获取地理信息、地理知识的能力。解答问题。要依据教材内容,有机地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的“思维地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5、要注意用新材料构件地理综合分析题。建议高三地理教师关注5月20日前的与地理科学有关的重大事件、对地理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报道、对地理事实进行描述的时事地图,不断汲取新的地理养料。而且要善于把现实中发生的地理新闻、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与教材有机的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Tag:历史|地理计划总结初中历史教学计划,七年级历史教学总结计划总结 - 历史|地理计划总结

更多《区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和阅卷情况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