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教育文章优秀教案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2017年届高考总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学与教案)» 正文

2017年届高考总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学与教案)

[05-11 15:32:02]   来源:http://www.67jx.com  高三政治教案   阅读:8819

概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社会事业投入机制,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科技投入。要加快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努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

2017年届高考总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学与教案),标签:高三政治复习教案,高三政治总复习指导,http://www.67jx.com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社会事业投入机制,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科技投入。要加快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努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胡锦涛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2.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5)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6)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四)从较高的理论高度来把握构建和谐社会
㈠ 我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
㈡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同时既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㈢ 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㈣ 我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在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上有了更为自觉的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㈤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历史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
㈥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
㈦ 重大意义:有利于化解矛盾,稳定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历史任务。
㈧ 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致性。要求我们用发展求和谐,在和谐中发展。
(五)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体现在:
一、经济发展的和谐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3.绿色GDP和循环经济
二、经济利益的和谐
1.努力缩小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
2.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三、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3.以人为本,实践党的宗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高三政治总复习指导优秀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