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审查程序:先由市地名办负责人介绍经地名办受理并初审后的地名命名更名情况;然后经地名专家组会议逐个进行审查;最后形成地名命名更名专家审查会议纪要,然后上报市政府审批。审查要求;坚持地名命名更名原则,注重地名命名质量,使之充分体现嘉兴的历史底蕴,凸现南湖革命圣地特点,反映江南水乡、文化名城特色和现代化城市风范。业务要点:(1)了解掌握地名命名管理的基本思路。包括加强地名管理法规建设,开展地名宣传和社会监督,抓好地名前瞻性规划,不断创新地名社会化的途径和方式等。(2)了解掌握设计拟定地名的基本业务要点。包括地名标准化、规范化,整体性、层次化、系列化,名从主人与约定俗成,按法定程序申报审批等。(3)了解掌握地名语句的构成方法。包括地理方位构词法,比拟描述构词法,移植、借用采词法,因事采择法,以数序构成地名,从诗词歌赋中采词,字词组合法,派生构成法等。(4)了解掌握地名的要素与地名内在的规律。包括地名的两要素指的是地和名。地名的动态是普遍规律,地名的静态是其动态表现的一个特例。因此,要不断分析地名命名更名上的新情况,努力解决新出现的一些问题。三、审查制度的
地名命名专家审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标签:工作心得体会范文,读书心得体会范文,http://www.67jx.com审查程序:先由市地名办负责人介绍经地名办受理并初审后的地名命名更名情况;然后经地名专家组会议逐个进行审查;最后形成地名命名更名专家审查会议纪要,然后上报市政府审批。
审查要求;坚持地名命名更名原则,注重地名命名质量,使之充分体现嘉兴的历史底蕴,凸现南湖革命圣地特点,反映江南水乡、文化名城特色和现代化城市风范。
业务要点:
(1)了解掌握地名命名管理的基本思路。包括加强地名管理法规建设,开展地名宣传和社会监督,抓好地名前瞻性规划,不断创新地名社会化的途径和方式等。
(2)了解掌握设计拟定地名的基本业务要点。包括地名标准化、规范化,整体性、层次化、系列化,名从主人与约定俗成,按法定程序申报审批等。
(3)了解掌握地名语句的构成方法。包括地理方位构词法,比拟描述构词法,移植、借用采词法,因事采择法,以数序构成地名,从诗词歌赋中采词,字词组合法,派生构成法等。
(4)了解掌握地名的要素与地名内在的规律。包括地名的两要素指的是地和名。地名的动态是普遍规律,地名的静态是其动态表现的一个特例。因此,要不断分析地名命名更名上的新情况,努力解决新出现的一些问题。
三、审查制度的实践成果
任何一个制度好不好,管用不管用,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事实来说话。两年多来,我市共召集市区地名命名更名专家小组举行地名审查会议达7次,共申报地名 108条,其中地名命名97 条,地名更名11 条;专家审查一致同意的71条,需要申报单位重新考虑调整(包括不同意或拟调整的)37 条;政府审批同意的96条,拟调整的 12条。从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看,有两点值得充分肯定,一是经市区地名命名更名专家小组审查同意的地名名称占多数,二是政府采纳专家意见审批同意的占绝大多数。上述数据说明,市区地名命名更名的规范化标准化在提高,市区地名命名更名专家小组的审查功能、把关作用的发挥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地名是“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地名命名是诸文化因素的整合,需要体现名与地理实体相适、相融的客观要求,包含命名者灵性对地理实体的感悟或寄托、追求的主观意愿。相适、相融,就是名称反映地理实体的某种外部或内在的特点;感悟或寄托,则指地名折射出人、自然、社会、时空等各种综合因素的糅合。因此,地名命名带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只有实施地名专家审查制度,才能保证了地名命名更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我市实行市区地名命名更名审查制度,好处很多。有利于源头规范,为地名主管部门、为政府审批决定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有利于严格把关,保证市区地名命名更名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层次化;有利于发扬民主,广泛听取专家各个方面的意见建议;有利于扩大宣传,凡专家讨论同意的,在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有利于统一标准,使审查制度保持连贯性;有利于把握规定,确保地名管理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www.67jx.com 四、审查制度的完善提高
我们对建章立制、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再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审查制度如何完善提高,关键是看制度执行中还有哪些不足或薄弱环节,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深化完善。这不仅是一个查漏补缺的问题,也是一个技术层面的规范问题。因此,两年多的审查实践,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笔者以为,市区地名命名更名专家小组审查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从源头把好关口,减少审查量。这个问题很重要,对房地产商在建筑物、城市住宅小区名称上出现古、怪、洋、大等问题,地名机构在受理时,就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不予受理,也就是从源头把好关口,为减少会上的审查量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专家来“把脉”、“会诊”、解决一些“疑难杂症”。
二要开展专家预审,有利全面把握原则。为了保证地名命名更名专家组成员能够高标准、高质量地发表意见,地名机构可以提前一周把需要讨论的地名申报情况,包括地名有关情况说明等印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有充裕的时间审查地名是否符合命名的标准性、规范性要求。
三要充分发表意见,允许多种声音存在。作为专家组的每个专家的立足点不同,所发表的看法、意见、建议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不同观点,是地名机构和业务主管部门需要权衡把握的。地名的管理法律法规要贯彻落实,地名专家的看法、意见、建议也应得到理解和尊重。只要不去迎合少数房地产商在建筑物、城市住宅小区名称上的古、怪、洋、大等问题,两者应该是统一的,不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