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村规民约作为一种新的行为规范,它在整个社会规范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既不同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令,也不同于社会道德和风俗习惯。它是农村村民在基层社会生活领域开展自治活动的章程,是发展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保证,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形式。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地方将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合而为一,制定出一个既原则又具体、既有政策条款又有奖罚措施的统一的综合性的管理制度。三是各类专项规约,包括村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干部廉洁制度、村民档案管理制度、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计划生育公约、村委会及下属各委员会的工作职责等等,这些是与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行不悖的有关各种专门组织、专项事务的工作规章,现在几乎在每个村都有这类专项规定。四是临时性的制度规定,如选举方案、村民代表选举办法等。总之,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等村级规约的制定和执行,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村民自治活动中有了新的制度依靠,使农村农民进行民主管理变得具体而又可能,大大增强了村内的团结,促进了社会主义农村的稳定和繁荣,使我国农村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四、村务公开与民主监督村
村民自治与农村政治发展,标签: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http://www.67jx.com村规民约作为一种新的行为规范,它在整个社会规范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既不同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令,也不同于社会道德和风俗习惯。它是农村村民在基层社会生活领域开展自治活动的章程,是发展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保证,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形式。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地方将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合而为一,制定出一个既原则又具体、既有政策条款又有奖罚措施的统一的综合性的管理制度。
三是各类专项规约,包括村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干部廉洁制度、村民档案管理制度、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计划生育公约、村委会及下属各委员会的工作职责等等,这些是与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行不悖的有关各种专门组织、专项事务的工作规章,现在几乎在每个村都有这类专项规定。
四是临时性的制度规定,如选举方案、村民代表选举办法等。
总之,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等村级规约的制定和执行,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村民自治活动中有了新的制度依靠,使农村农民进行民主管理变得具体而又可能,大大增强了村内的团结,促进了社会主义农村的稳定和繁荣,使我国农村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四、村务公开与民主监督
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就是指村民群众依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对村民自治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对决策以及决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以及对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察、督促的过程。它在整个村民自治中,起着一个整合、纠错和保护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村民自治健康发展,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依照我国村民自治的现行体制,从民主监督的对象和内容来看,我国农村村民的民主监督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通过定期召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听取和审议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村委会的工作进行评价和监督。二是制定群众评议干部和村务制度,通过包括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等各种形式,对村委会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作风和其他行为以及村级事务进行全面的评议。三是通过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推行民主监督的经常化。
在村民自治实践活动中,民主监督的形式多种多样。但经实践证明,村务公开无疑是最有效的而且是最重要的形式。村务公开是村民委员会把涉及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关注的事项定期及时向村民公布,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公布下列事项,其中涉及财务的事项至少每六个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的监督:(1)本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及其实施情况;(2)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3)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情况;(4)水电费的收缴以及涉及本村村民利益、村民普遍关心的其他事项。"同时还规定了"村委会应当保证公布内容的真实性,并接受村民的查询"。如果"村委会不及时公布应当公布的事项或者公布的事项不真实,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有关政府机关应当负责调查核实,责令公布;经查证确有违法行为的,有关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为了巩固农村职权,保持农村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先后实施了村务公开的制度。其中较早进行村务公开探索的是河北的嵩城县和山东的莱西市。后来,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1997年民政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深化农村村民自治工作的通知》。民政部的这一通知对村务公开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和村务公开的制度化建设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在我国村民自治的具体实践中,广大村民遵循使用方便、节俭的原则,在村务公开中坚持把固定公开与灵活公开结合起来,把文字公开与口头公开结合起来,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村务公开形式。其中,村务公开主要以"一栏、一卡、一会"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栏"是指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在村中最醒目的位置设置固定公开栏,公开栏设综合栏、专项栏两种。专项公开栏适用于财政收支、计划生育、电费收缴等项内容,其他内容可在综合栏中公开。"一卡"是指明白卡,主要用于夏粮征购、统筹提留、劳动积累工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填发明白卡,每户一卡。"一会"是指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将村中的兴办公益事业、企业项目的上马和村干部责任目标等事项向村民公布。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的地方还通过下发公开文、公开表的方式公开村务,有的还用广播特别是电视等媒体进行村务公开。通过这些形式,广大农民成了村民自治的真正主体,村民自治获得真正落实,农村社区有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从而从根本上摆脱了无组织和无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