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加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建立起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大中型医院为骨干、小型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功能配套、设施先进、反应快捷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按市出台的文件要求,继续加大对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的配备,20**年100%乡镇(街道)卫生院预防保健机构达按服务人口万分之三配置。同时,根据省政府相关要求,建立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制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考核办法,以县(市)、区为单位对乡镇、村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考核。(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统筹发展 1、稳步推进城乡医疗服务管理体制。特别加快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明确以“县”为主的农村卫生管理体系,成立县级农村卫生领导小组,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要求对农村医疗服务规划要通过合理规划,整合资源,构建起以区域内大型医疗机构为龙头、中小型医疗机构为支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小病在社区、康复在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2、每一个乡镇(街道)
市卫生局城乡卫生事业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标签:规章制度范本,企业规章制度范本,http://www.67jx.com3、加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建立起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大中型医院为骨干、小型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功能配套、设施先进、反应快捷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按市出台的文件要求,继续加大对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的配备,20**年100%乡镇(街道)卫生院预防保健机构达按服务人口万分之三配置。同时,根据省政府相关要求,建立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制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考核办法,以县(市)、区为单位对乡镇、村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考核。
(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统筹发展
1、稳步推进城乡医疗服务管理体制。特别加快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明确以“县”为主的农村卫生管理体系,成立县级农村卫生领导小组,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要求对农村医疗服务规划要通过合理规划,整合资源,构建起以区域内大型医疗机构为龙头、中小型医疗机构为支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小病在社区、康复在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2、每一个乡镇(街道)都要办好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明确村卫生室的举办管理体制,逐步实现村委会举办,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确保一个村办好一个卫生室。在此基础上,按照城乡卫生统筹发展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通过结构调整和功能改造,完善网络布局,加快推进新建城区内原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向农村居民提供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同时,要确保落实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经济补偿政策,20**年—20**年,市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引导资金,用于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此外,乡镇卫生院编制内在职人员经费,按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险费用给予全额补助;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业务经费,按服务人口、数量和质量给予补助,20**年起,每年补助标准不低于每服务人口8元,并逐年增加。
3、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多种服务模式,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任务,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开展重点疾病强化干预行动,承担传染病报告、家庭隔离消毒指导等工作;同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开展全科医疗服务。积极拓宽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要在辖区范围内划分责任片区,确定由全科医护人员和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的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公开服务承诺、通讯方式及监督电话,提供家庭出诊、家庭保健等服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向家庭延伸;农村地区以联村医生责任制为主导,巡回医疗、契约式服务等多种形式,以家庭为单位给群众提供家庭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到20**年,社区责任医生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年,实现人人拥有社区责任医生。
4、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加农村卫生发展事业资金投入。在每个乡镇举办好一所由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基础上,确保农村卫生经济政策的落实。此外,通过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提高卫生资源整体利用效率原则上,吸收社会资源参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可采用多元化举办方式,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下设、卫生室(医务室)改建、社会力量举办等。争取到20**年我市农村卫生事业经费(不包括新型合作医疗经费、体检经费)占城乡卫生事业经费的比例达到40%以上。
5、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依托市内外医学教育资源,建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设立专项教育经费,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各类卫技人员多形式的全科医学系列理论和实践教育。20**年,培训全科医护人员2000名,20**年使接受过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全科医学系列培训人员达到80%以上;加快农村医护人员学历培养和人才引进,制定社区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畅通人才引进渠道。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原则上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鼓励上级医院卫技人员向社区流动。到20**年,使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卫技人员5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职称。
6、建立上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机制。县(市)、区级以上医院要把对口支援社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职责,明确责任科室,确定专人负责,成立社区卫生技术指导组织,并确定2家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对口支援单位,承担社区卫技人员的业务进修培养任务,定期安排卫技人员到对口支援单位指导和服务。县(市)、区级以上医院卫技人员在晋升副高职称前累计服务时间必须达一年以上,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