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正文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11-13 00:34:01]   来源:http://www.67jx.com  八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182

概要: [导读] 提问一 第一段记述什么事?写了岳阳楼的什么? 第一段记述作者撰写此文的缘由:应滕子京的托付而撰写。这段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制。 提问二 这段为什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以及他到任后的卓有政绩? 作者特意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这不仅是在记述此一事,更是暗写自己内心对此之愤懑不平;写滕子京到任后短期内就卓有政绩,表明了作者深怀情谊对朋友称誉,慰勉。 从全文看,先记述此一事与后面的抒情议论有关系。若无此,后文之抒情议论会显得徒然无由。 [朗读] 第二段。 1 “夫”:指示代词,那。 2 “胜状”:佳景;“胜”,事物优越美好的叫胜;“状”,景色。3 “一”:全。 4 “衔”:含,包含。 5 “浩浩”:水势盛大。 6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7 “横”:充溢,意为广阔。 8 “涯”:边际。 9 “晖”:日光,这里意为阳光照耀。 10 “阴”:暗,指天色昏暗。 11 “气象”:自然景色。 12 “则”: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标签: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http://www.67jx.com
    [导读]
    提问一   第一段记述什么事?写了岳阳楼的什么? 第一段记述作者撰写此文的缘由:应滕子京的托付而撰写。这段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制。
    提问二   这段为什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以及他到任后的卓有政绩?  作者特意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这不仅是在记述此一事,更是暗写自己内心对此之愤懑不平;写滕子京到任后短期内就卓有政绩,表明了作者深怀情谊对朋友称誉,慰勉。
    从全文看,先记述此一事与后面的抒情议论有关系。若无此,后文之抒情议论会显得徒然无由。
    [朗读] 第二段。
    1  “夫”:指示代词,那。  2  “胜状”:佳景;“胜”,事物优越美好的叫胜;“状”,景色。3  “一”:全。    4  “衔”:含,包含。    5  “浩浩”:水势盛大。
    6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7  “横”:充溢,意为广阔。
    8  “涯”:边际。  9  “晖”:日光,这里意为阳光照耀。   10  “阴”:暗,指天色昏暗。
    11 “气象”:自然景色。  12  “则”:乃是。 13 “大观”:壮观,雄伟的景象;“观”,景象。
    14  “备”:完全,详尽。15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6  “通”:到达。
    17  “极”:穷尽,这里意为直到。         18  “迁客”:降职外调的官吏。
    19  “骚人”:诗人,这里指失意的诗人。   20  “于”:在。
    21  “物”:自然景物。                   22  “得无”:能不。
    [译文]     
    我看那巴陵的美好景色,就在这洞庭湖上。它含纳远山,吞吐长江,浩浩荡荡,广阔无边;清晨阳光照耀,傍晚云翳笼罩,景色千变万化。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啊。前人的描述十分详尽。既是这样,那么(此地)往北通向巫峡,往南直达潇湘,贬降外调的官员,坎坷失意的诗人,有很多在此聚会,他们观览景物时升起的感触能不相异吗?
    [导读]
    提问  第二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  第二段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壮阔湖景,提出一个看法。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大观也。”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洞庭湖中的壮丽景色。那宽广无边的洞庭湖,包含远山,吞容长江,湖水浩浩荡荡,漫无涯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云翳笼罩,万般景色,美不胜收。②“前人之述备矣……得无异乎?”即景出意,提出看法,领起后文。“唐贤今人”登临岳阳楼,观赏湖景,吟诗作赋,已是篇什丰盛,描绘详尽;然而,负屈被贬的官员,坎坷失意的诗人,登楼观览这“气象万千”的湖景,能不自有感触,别出新章吗?这就引出文章后面的内容。
    [朗读]  第三段
    [原文]
    [讲解] 
    1  “若夫”:连词,用在一段的开头,引起论述,可译为“像那”。  2  “霪”:久雨。
 




www.67jx.com;   3  “霏霏”:雨雪纷飞的样子。    4  “开”:舒展,这里指天放晴。
    5  “阴风”:阴惨惨的风。    6  “号”:放声长鸣。    7  “浊浪”:浑浊的浪涛。
    8  “排空”:凌空,冲向天空;“排”,推,冲击。       9  “耀”:光辉。
    10  “潜”:隐藏。    11  “樯”:船桅。   12  “楫”:船桨。    13  “摧”:摧折。
    14  “薄暮”:傍晚;“薄”,迫近,靠近。   15  “冥冥”:晦暗。  16   “斯”: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更多《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