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范文网教育教学教务教研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 正文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

[10-10 22:29:45]   来源:http://www.67jx.com  教务教研   阅读:8352

概要:本讲以天津市某学校的老师及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案例,详细地介绍了一次“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以及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小组协作形式、学生的态度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供大家参考!!一、认识过程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有关学生创新能力、信息能力培养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一些专家在探索和实践中发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很好的方式。经过研究和探索,老师体会到,研究性学习实质上是一个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信息资料中的学习,是一种基于信息资源、培养信息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媒体可以为创建这种强调“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的学习模式提供最好的技术上的支持。基于此,今年,教育部提出在高一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后,我试图通过努力建构一种更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这就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建立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标签:初中教务处工作计划,教务员工作职责,http://www.67jx.com

本讲以天津市某学校的老师及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案例,详细地介绍了一次“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以及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小组协作形式、学生的态度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认识过程

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有关学生创新能力、信息能力培养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一些专家在探索和实践中发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很好的方式。
经过研究和探索,老师体会到,研究性学习实质上是一个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信息资料中的学习,是一种基于信息资源、培养信息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媒体可以为创建这种强调“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的学习模式提供最好的技术上的支持。
基于此,今年,教育部提出在高一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后,我试图通过努力建构一种更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这就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建立研究性学习的环境,使教师、学生与信息媒体在互相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
美国教育家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师利用计算机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在课堂演示。这是近些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在这个层次里教师完全控制学习;第二层次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如教师制作或指定一个网站,学生在这个指定网站的支持下一起学习讨论,现在有些教师制作网络课就是采用这种方式;第三个层次是学生完全自主控制、使用信息技术来学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则是属于这一层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信息,通过主动探索完成意义建构,还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表述自己对某一内容的理解,创造、传递新信息。
基于以上考虑,老师设计了一个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单元计划,将研究的总课题设立为“我最喜爱的诗人研究”,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任意最喜爱的诗人进行专题研究。共有六十位同学参加了这个课题小组,并自愿结合成十四个小分组,他们研究的诗人涉及屈原、杜甫、苏轼、泰戈尔、莎士比亚、徐志摩等中外诗人。
在学生开始研究前,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
1.制作各种电子表格模版,如“诗人知多少学生问卷调查表”、“小组分工计划表”、“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材料汇总表”、“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总结反馈表”等,通过这些表格的下发与收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组织学生有计划的学习。
2.我为学生搜集了一些书籍并推荐网站。如“中华书库”“中国诗人”。
3.在教师计算机上设置研究性学习文件夹,文件中设置了教师支持材料、作业提交、教师范例、学习评价、素材库等子文件夹,便于学生通过网上邻居直接获取老师提供的资料并上交作业。
4.为了让学生更清楚他们将来把研究成果展示出来的方式,老师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了一个“我最喜爱的诗人——李白”演示文稿范例和学生网页范例。

www.67jx.com 二、实施过程

本研究课题进行了三个月时间,分三个阶段,十步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包括明确课题、小组分工、技术准备)
第一步,教师结合自己制作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总课题、实施过程、提供的支持材料,并对他们参加本次活动提出要求,要求他们:
1、认真准备、参与并完成这次活动,2、学会互相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3、学会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计算机的应用相结合,4、学会用演讲、多媒体演示文稿、建立自己的网站等方法宣传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或成果。   
   第二步,明确研究课题,教师向学生做有关“我最喜爱的诗人”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你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现当代、外国诗人,你最喜爱的诗人是谁,为什么,你最喜爱他的哪首诗,为什么,你读过哪些介绍、评价这位诗人的书籍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确立一位诗人作为研究对象。
第三步,技术准备。由于本次活动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的,学生活动一直在机房进行,所以学生要接受有关技术培训,包括:上网查找信息、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网页制作等。由于高一学生已经在计算机课上学到了这些技术,所以老师只做了一些强化工作。

[1] [2] [3]  下一页


Tag:教务教研初中教务处工作计划,教务员工作职责教育教学 - 教务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