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范文网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正文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10-10 22:29:45]   来源:http://www.67jx.com  学校管理   阅读:8661

概要:第三步: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它涉及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规定总体目标、课程结构、开发程序、管理条例等,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然后让教师填写《校本课程申报表》,自主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指南》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进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学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撰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等)。这样以后,才能进入实施阶段。 与上述流程相伴始终的是评价,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是加强学校课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几年来,我们始终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的规范性上,前者主要通过健全课程审议委员会组织,严格工作规范来实现;后者则主要依靠教学处对教学常规的监管来达成。 2规范培训,建立校本课程开发技术资格认定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的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标签: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论文,http://www.67jx.com

第三步: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它涉及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规定总体目标、课程结构、开发程序、管理条例等,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然后让教师填写《校本课程申报表》,自主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指南》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进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学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撰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等)。这样以后,才能进入实施阶段。

与上述流程相伴始终的是评价,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是加强学校课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几年来,我们始终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的规范性上,前者主要通过健全课程审议委员会组织,严格工作规范来实现;后者则主要依靠教学处对教学常规的监管来达成。

2规范培训,建立校本课程开发技术资格认定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取决于师资的质量。由于历史的原因,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来说,与其说是一种机遇,倒不如说是一种挑战更为合适。在1996年的时候,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概念,也缺乏课程开发的意识以及知识、技能。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我们以学校为基地,以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为重点,扎实而系统地进行培训,并积极探索与培训内容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技术资格认定制度。

培训内容与技术考核内容具体地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课程与教学的一般理论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与技术

●教育科学研究的态度与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从“教育方法”时代进入“教育内容”时代,就是说教师不仅是一个课程的使用者,同时还是一个课程的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到教学实践,并成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的实践者”。

我校具体提出了两个要求:

第一,将研究视为自己的专业生活方式,改变斥拒研究的态度。

第二,善于从经验中学习,提升研究的能力。

如果说三级课程政策给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法定的承诺,那么,技术资格的认定则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一种保障条件,而行政层面的监管则是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质量高下的关键。

持续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与严格的学校课程管理,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升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也培育了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我校被誉为中国“校本课程的发源地”,开发经验受到国内教育界广泛关注。我校领导、教师代表20多人次,先后应邀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文件的起草、讨论,前述管理理念、举措,作为实践依据和操作规范被教育部“学校课程管理指南”采纳、吸收,以课程改革国家行政指导文件的形式,对全国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

上一页  [1] [2] 


Tag: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论文教育教学 - 学校管理

更多《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