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词七首» 正文

词七首

[11-13 00:36:42]   来源:http://www.67jx.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8784

概要: C、 名句赏析 议论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三)诵读《一剪梅》,讨论鉴赏其中的名句。 “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清)彭羡门《金粟词话》 “易安居士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宋)王灼《碧鸡漫志》 举例:“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句 前四字和后三字是并立的主谓结构,凝练丰孕。“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都是对偶句,它们既工巧又不见斧凿之痕,自然渠成。 (四)比较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 同样是写“愁”,但早期作品突出的是“相思之愁”,是“闲情万种”的离别后思念的深情和独居的忧怨。晚年作品表现的则是经历离乱之后生活坠入社会低层之后寡居生活的孤独、凄苦,这是的“愁”一不再是“少年愁”,而是“识尽愁滋味”之后的无限辛酸、悲凉,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历遭过破家亡、丧偶流离的愁苦悲惨)。 李清照没,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自幼博通诗书,才力华瞻。十八岁与

词七首,标签: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http://www.67jx.com
    C、 名句赏析
    议论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三)诵读《一剪梅》,讨论鉴赏其中的名句。
    “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清)彭羡门《金粟词话》
    “易安居士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宋)王灼《碧鸡漫志》
    举例:“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句
    前四字和后三字是并立的主谓结构,凝练丰孕。“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都是对偶句,它们既工巧又不见斧凿之痕,自然渠成。
    (四)比较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
    同样是写“愁”,但早期作品突出的是“相思之愁”,是“闲情万种”的离别后思念的深情和独居的忧怨。晚年作品表现的则是经历离乱之后生活坠入社会低层之后寡居生活的孤独、凄苦,这是的“愁”一不再是“少年愁”,而是“识尽愁滋味”之后的无限辛酸、悲凉,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历遭过破家亡、丧偶流离的愁苦悲惨)。
    李清照没,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自幼博通诗书,才力华瞻。十八岁与太学生赵明诚结为伉俪,情趣相投。靖康之变后北宋覆亡,李清照随夫南渡。赵明诚在高宗建炎三年(1129)病逝。此后,李流徙于杭洲、绍兴、金华等地,处境凄凉。绍兴二年(1132)夏,李四十九岁时,再嫁张汝舟,至秋八月因事离异。
    李清照早年多写闺中生活情趣,词风清新俊秀;南渡后多写身世之痛和时世之悲,词风趋于 凄咽悲楚。
    (五)自读《虞美人》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堂上所学三首词;
    2、 预习两首怀古词,完成课后习题二2、3。
    《词七首》课时计划  第3课时 (总第34课时)
    教学目的:
    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4课时。
    (一)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 鉴赏点拨A、《念奴娇?赤壁怀古》
    1、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情、景、事的交织。
    上阕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如写 “江山如画”的三句“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且将“赤壁”冠以“周郎“,则暗示出,他仰慕的英雄乃是周郎。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
    下阕着力描写周郎的形象。“小乔初嫁了”一是说明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女称英雄,更足以表明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揭示周瑜同孙权的密切关系,从而表现孙权对周瑜的信赖有加。(透过诗句看背后则隐含着诗人不被信任,不被重用的叹息)
    “羽扇纶巾……灰飞烟灭”充分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表明诗人渴望就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
    “多情”主要是指诗人建功立业的愿望,“华发”之悲是因为尚未实现理想。“人生如梦”是诗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一樽还酹江月”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愁的苦闷。 
    2、 全词的风格是豪放中略见苍凉,苍凉是豪放的补充。
    3、 映衬、烘托的手法
    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是一封“谏书”,上片借歌颂孙权、刘裕表明作者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下片 以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而导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当权者不要急于用兵,显示了作者 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
    五处用典的作用:
    1、 上片“千古江山……雨打风吹去”写孙权
    “舞榭歌台”是和平气象的象征,“风流”引申为孙权的英雄业绩(遗迹),“雨打风吹”指的是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焚,此时,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教案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更多《词七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