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词七首» 正文

词七首

[11-13 00:36:42]   来源:http://www.67jx.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8784

概要:词七首 《词七首》课时计划 第1课时 (总第32课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 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4课时。 一、导语设计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解题 介绍词的一般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按照词的段落,词可分为四类:不分段的词称“单调”;分两段(上片或称上阕,下片或称下阕)的词称“双调”分三段的称“三叠”, 分四段的称“四叠”。 词分婉

词七首,标签: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http://www.67jx.com

词七首

    《词七首》课时计划  第1课时 (总第32课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 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4课时。
    一、导语设计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解题
    介绍词的一般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按照词的段落,词可分为四类:不分段的词称“单调”;分两段(上片或称上阕,下片或称下阕)的词称“双调”分三段的称“三叠”, 分四段的称“四叠”。 词分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风格婉约奇丽;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和辛弃疾,风格雄奇豪放。
    三、学习《雨霖铃》
    A、 诵读提示
    1、 划分节拍     2、 找出韵脚
    “切、歇、发、噎、阔、别、节、月、设、说”
    3、 把握基调
    低沉:作者仕途上失意,不得不离开京师远行,这种抑郁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作者把不想离别,又不能不离别,都有所爱,都不能得其所爱,又都不能忘其所爱的这种离情别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又感人至深。
    B、 鉴赏要点
    1、 精巧的构思
    全词浏览“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分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分析上阕后思考:上片写情人话别时的种种情态,似乎已将离情说尽。先想想下片该怎么写,再分析作者这样写好在哪里。
    (下片写词人对离别后种种情景的猜测。这样写让人耳目一新。猜测别后的孤独凄凉更加重了此刻的离情别绪,感染力更强。)
    2、 寓情于景的手法
    开篇凄切的寒蝉,清秋的骤雨,薄暮的长亭,是作者有意在酝酿一种以打动人心、充满离情别绪的环境气氛,即通过景物描写把人的心声托出来。“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全词寓情于景这一手法成功运用的范例。两岸杨柳,晓风轻拂,残月朦朦,是一幅凄清的景象,也最充分地表现了离别的情怀。
    思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怎样一种氛围?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分析。
    3、作业:背《雨霖铃》,预习《鹊桥仙》《一剪梅》《虞美人》。
    《词七首》课时计划  第2课时 (总第 33课时)
    教学目的:
    1、 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 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4课时。
    (一)检查背诵《雨霖铃》。
    (二)、学习《鹊桥仙》
    A、 指名同学背诵《迢迢牵牛星》
    B、 比较《鹊桥仙》与《迢迢牵牛星》主旨的不同。
    《迢迢牵牛星》写牛郎织女“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景情并生,哀怨动人。
    《鹊桥仙》不落前人窠臼,一洗嗟叹悲泣之奈,而着力歌颂这对情侣之间纯洁而高贵的爱情,读来使人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1] [2] [3]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教案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更多《词七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