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67教学网 http://www.67jx.com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67教学网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册(古 诗 二 首)教案» 正文

人教版七册(古 诗 二 首)教案

[03-11 16:32:55]   来源:http://www.67jx.com  四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542

概要:尽:完,一饮而尽。酒:这是一杯怎样的酒啊?C、朗读,读出深深的朋友情,浓浓的离别意。(指名读,齐读) (2)透过窗子,看看窗外,哪些景物更勾起了他们浓浓的离愁别绪?A、雨:老天也为之落泪。要挽留朋友。 这飘飞的细雨仿佛 B、柳:音同“留”,古人折柳赠别的风俗,意为“挽留”。 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 这拂动的柳枝仿佛 C、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诗人笔下的景物也成了有情之物,代人伤心,为人垂泪。虽有良辰美景,却无心流连。 朗读这两句诗。(指名读,齐读) (3)虽杨柳依依,却挽不住朋友的双手;虽细雨蒙蒙,却留不住朋友的脚步。元二是奉皇帝的命令出使安西的,他不能不去啊!你知道元二这一去有多远吗?(出示课件,指示“安西&rdqu

人教版七册(古 诗 二 首)教案,标签: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67jx.com
尽:完,一饮而尽。

酒:这是一杯怎样的酒啊?

C、朗读,读出深深的朋友情,浓浓的离别意。(指名读,齐读)

 

(2)透过窗子,看看窗外,哪些景物更勾起了他们浓浓的离愁别绪?

A、雨:老天也为之落泪。要挽留朋友。

   这飘飞的细雨仿佛                                                        

B、柳:音同“留”,古人折柳赠别的风俗,意为“挽留”。 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

   这拂动的柳枝仿佛                                                        

C、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诗人笔下的景物也成了有情之物,代人伤心,为人垂泪。虽有良辰美景,却无心流连。

 朗读这两句诗。(指名读,齐读)

 

(3)虽杨柳依依,却挽不住朋友的双手;虽细雨蒙蒙,却留不住朋友的脚步。元二是奉皇帝的命令出使安西的,他不能不去啊!你知道元二这一去有多远吗?

(出示课件,指示“安西”和“渭城”之所在)

A、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阳关在如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再往西走,就是大片的荒漠戈壁,一直到新疆的库车县附近,就是“安西”。你知道这一路究竟有多远吗?足足3000多公里,横贯了大半个中国啊! 就是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半年多的时间。同学们,“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伤离别。”在古代,由于受交通和通信等各方面的限制,这一去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呢?很难预料,包括人生前途和生命安全。古人曾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更何况元二这一走要走3000多公里!

       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却(           )

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却(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