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第二部分:孔子适周问礼、适齐闻《韶》、在鲁学琴 1、课文第二段主要概括介绍了孔子一生的从政情况,在这段简短的介绍方面的评价中,流露出作者对孔子怎样的评价? 明确:(1)孔子出身贫贱,但才貌双全;(2)孔子具备从政为政才能,施政效果显着;(3)孔子一生谋求从政为政的生涯,但仕途坎坷,屡遭“斥”“逐”,不能如愿。作者把自己的认识评价与客观的叙述有机融合在一起。 2、课文第五段写了孔子在鲁学琴的经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学习过程? 明确: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分析:这段叙述,一是表现孔子的乐学好学,学琴十日而不进,仍乐此而不疲,勤奋而钻研;二是表现孔子的善学会学,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由浅入深,深思善悟,扎实有序。这段文字,有对话描写,也有情态描写,有对孔子的直接描述,也有师襄子的侧面映衬,写得十分传神。) 五、课堂小结 这一课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初知了孔子的一些情况:孔子的身世和从政经历,以及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事迹。至于孔子的其它情况,留待下一节课了解
孔子世家2,标签: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http://www.67jx.com第二部分:孔子适周问礼、适齐闻《韶》、在鲁学琴
1、课文第二段主要概括介绍了孔子一生的从政情况,在这段简短的介绍方面的评价中,流露出作者对孔子怎样的评价?
明确:(1)孔子出身贫贱,但才貌双全;(2)孔子具备从政为政才能,施政效果显着;(3)孔子一生谋求从政为政的生涯,但仕途坎坷,屡遭“斥”“逐”,不能如愿。作者把自己的认识评价与客观的叙述有机融合在一起。
2、课文第五段写了孔子在鲁学琴的经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学习过程?
明确: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分析:这段叙述,一是表现孔子的乐学好学,学琴十日而不进,仍乐此而不疲,勤奋而钻研;二是表现孔子的善学会学,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由浅入深,深思善悟,扎实有序。这段文字,有对话描写,也有情态描写,有对孔子的直接描述,也有师襄子的侧面映衬,写得十分传神。)
五、课堂小结
这一课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初知了孔子的一些情况:孔子的身世和从政经历,以及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事迹。至于孔子的其它情况,留待下一节课了解。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习课文6-11节。
2、积累文言实虚词。
3、学习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高尚人格。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实虚词。
2、感受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人格魅力。
教学环节
一、复习巩固
检查有关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和重点句子的翻译(具体见第一课时学案)。
二、学生自学阶段
1、学生自读,疏通文意。
2、分组讨论,解决疑难,用红颜色的笔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及句子。
3、共同归纳6-11节的文言知识,以便上黑板展示。
三、 知识预设
(一)通假字
1、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匪同“非”)
2、意者吾未知邪(知同“智”)
3、夫子盖少贬焉(盖同“盍”)
4、赐,而志不远矣(而同“尔”)
(二) 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楚救陈,军于城父。(军:军队临时驻扎。)
2、陈、蔡大夫谋曰。(谋:商量。)
3、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讥:讽剌。 疾:弊病。)
4、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设行:指施政。)
5、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徒役:服劳役的人。)
6、从者病,莫能兴。(病:筋疲力尽。)
7、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道:思想,主张。)
8、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丑:耻辱。)
9、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有国者:享有国家的人,即国君。)
10、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使:假使。)
11、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兴师:调动军队。)
(三)词类活用
1、楚救陈,军于城父。(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子能修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纲、经、统、理,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是制定法度、整治、制定纲要、治理的意思。)
(四)特殊句式
1、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被动句)
2、子路愠而见曰。(省略句)
3、予一以贯之。(宾语前置句)
4、吾何为于此?(宾语前置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