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1、了解生活中的常用尺子及其用处。 2、回顾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3、揭题。 师:小朋友们,在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我们知道测量物体需要用到测量工具-尺子。 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般用到哪些尺子呢? 展示各种尺子。 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不同的尺子呢? 师:在用这些尺子测量物体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操作多媒体,演示测量物体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师: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尺子来做一名小小的测量员,好吗
市农村小学数学备课常规(试行),标签: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学校安全管理制度,http://www.67jx.com1、了解生活中的常用尺子及其用处。 2、回顾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3、揭题。 师:小朋友们,在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我们知道测量物体需要用到测量工具-----尺子。 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般用到哪些尺子呢? 展示各种尺子。 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不同的尺子呢? 师:在用这些尺子测量物体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操作多媒体,演示测量物体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师: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尺子来做一名小小的测量员,好吗? 学生回答有皮尺、卷尺、学生尺、身高尺等。 凭借生活经验得出量不同的物体需要用到不同的尺子。 观察课件演示,回顾测量物体的方法与所需注意的地方。 通过对测量方法的回顾以及对生活中常用尺子的了解,使学生明白量不同的物体需要用合适的尺子进行测量。这个环节的设计为下面学生的实践测量的顺利展开作了很好知识储备。 二、实践活动 活动一:测量“活尺子” 1、了解人身上的几种“活尺子。 2、小组活动:测量一柞、一庹、一步的实际长度。 、 3、汇报交流展示测量的结果,反思测量的方法。 活动二:用“活尺子”测量身边的物体 1、介绍“活尺子”的作用。 2、用“活尺子”量课桌的长度。 3、用“活尺子”还能测量出其他什么物体的长度 活动三:联系生活,综合运用 1、创设情境,回顾去年的身高,引出测量身高活动。 2、学生活动:测量身高。 3、统计数据,制成统计表。 4、观察统计表,分析数据 三、引导课外活动拓展 四、课堂总结: 师:生活中有那么多尺子,其实在我们小朋友的身上也有尺子呢? 课件演示:展示一柞(zhǎ)、一庹(tuǒ)、一步的长度 师:每个人的长度都各不相同,现在我们就用带来的“标准尺”量一量我们身上的这三种“活尺子”的实际长度。 教师介绍怎样正确测量一柞、一庹、一步的长度。 师:通过实际测量,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其他小朋友需要注意的吗?有什么好的方法经验可以向小朋友介绍呢? 师:知道了身上的这些“活尺子”以及它的实际长度有什么用处吗? 师:你能用身上的“活尺子”估计一下我们的课桌大约长多少吗? 用哪把尺子比较合适?(一柞) 师:用我们身上的活尺子还能测量出其他什么物体的长度吗? 小结:在生活中,有时我们不需要知道物体的精确长度时,可以用身上的这些“活尺子”进行估测。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测量,老师发现小朋友测量的本领越来越强了。瞧!这些小朋友在干吗? 师:课件出示学生们在排队测量身高的场面。 师:今年自己又长高了多少,现在有多高呢?想知道吗? 教师出示身高测量器,示范介绍测量工具的测量方法。 阐述活动要求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身高数据统计表 ,帮助学生将个人记录卡贴在相应的统计表里。 从这张表中,你了解到什么内容?能向同学们提出那些问题? 课件出示学校操场图片。 师:假如现在我们要去测量学校操场一周的长度,可是又没有足够长的尺子,你有什么办法测量吗? 师:好!带着这些好办法。我们下课后,可约几个小朋友一起去测一测下,好吗?看哪些小朋友测量的方法最适用,结果最准确。 这堂课,小朋友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得相当出色。人人动手测量,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任务。小朋友还肯动脑筋,想出了那么多的办法。老师为你们而骄傲! 学生观察课件演示的人身上的三种活尺子,了解一柞(zhǎ)、一庹(tuǒ)、一步的长度。 小组合作实践测量: 活动要求: 出示表格1: 姓 名 一柞 一庹 一步 ( )厘米 ( )米 ( )厘米 ( ) 厘米 (1)小组合作,互相商量测量方法并进行合理的分工。 (2)选用合适的尺子进行测量。 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3)将测量的结果记在表格里 将各小组的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交流展示,并分析测量的方法。 学生思考:可以估测生活中物品的长度。 学生活动: 用“一柞”比一比桌子的长度有几柞长。 根据测量的结果估算几柞的长度,以估算出课桌大概的长度。 实际测量桌子的长宽,与估测结果进行对比。 学生思考:如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用一庹估测黑板的长度。 学生观看课件。 回顾自己去年的身高数据。跃跃欲试,想知道自己现在的身高 8人为一小组进行测量活动。 (1)小组同学排好队,有秩序地进行测量活动。 (2)按顺序,前一个同学在测量身高时,后一位帮助观看测量结果,并将结果告诉这位同学本。 (3)知道测量结果后,将自己的身高数据, 写在个人记录卡上,并将卡片贴在相应的统计表框内。 学生提问: 哪个高度的人最多?最少?身高的有在125—128的有哪些同学?身高在××范围的比××多多少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后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派代表阐述观点。 (步侧,手拉手,绳测,代用工具等) 阐述这堂课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选用学生身上的“活尺子”作为被测量的对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活动的积极性,使测量更具趣味性与挑战性。 充足的实践活动给了学生操作的时间和空间。为了做到快速测量、结果准确。在活动要求中教师还强调分工的重要性,渗透合作学习的方法。 活动后的反思,既是对活动的总结,也为下次的测量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数学来源与生活,又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这里的设计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有意义的,运用“活尺子”估测物体的长度又授予了学生一种新的本领,丰富了测量的内涵,使教学更具有价值性。 测量身高的活动的活动设计,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实践中体验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很好的把统计知识融入到测量知识中,在活动中也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 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通过观察统计图提问题,渗透了数据的分析方法。 课堂实践测量虽结束,但实践活动并未到此为止。测量操场一圈的课外延伸能再次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潜移默化中渗透测量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起到升华的作用。 板书设计 《我长高了》 大张身高统计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